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报刊,期刊,团结合作,诚信做人,良心做事,售后服务完善

文学艺术类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类期刊 > 文学艺术类期刊 >

论新闻之美的超越之美创造规律

时间:2015-11-26 10:43 来源:博途论文网--专业论文发表 作者:博途论文

摘 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新闻美学应该定义为研究新闻学的科学,新闻之美则是以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形式传播新鲜感强的新闻。新闻的超越之美,是基于尊重新闻的客观事实和客观创造规律的基础上,对新闻的内在价值和其社会影响进行的客观分析所创造出来的美感。这种创造规律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规律,同时也融合了新闻学研究中的新闻的写作体裁的基本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具体新闻实例和美学基本理论的结合分析,探究新闻之美的超越之美创造规律。
关键词:美;新闻美学;超越之美;创造规律
1.美学和新闻美学概论
美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具体事物的美带给人们感官上的享受。从理论上来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学是与哲学紧密相关的一门科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美学则是关于审美观和方法论的学问。美学不是解释什么是世界本质的问题,美学是用来解释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有价值的问题,因此也就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观点,人们从其中选择相应的观点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这就是美学观的确立。
2.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人的类本质的超越之美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建立在辩证唯物论,也就是对人的最高本质即人的“类本质”的认识及处置上。类是人类解消了感性欲望和理性意识两方面的对抗后,所实现的人的超功利性,是人类在解消了个人命运和社会需求之后的无差别性存在。所以,人虽然是个体的、生物的和社会的、集团的存在,但要称其为人,还必须实现人的“类存在”。依据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建立起来的类美学观,是以人类对美为之美的两大基本特征----“美必须相对于人而存在;美必须相对于每一个人而存在”的基本认同为基础,类美学认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对美的现实存在和发展前景作出符合美的超越特征要求的认识和评价。
马克思认为,人类有别于动物和社会的两次提升结果,从人性生成的角度讲,就是超越了人本身的生物限定性和社会限定性后所实现的“类”的超越性存在。按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原理,人的类本质是美之为美的真正根源,是美赖于形成的真正基础。对应于美的这一系列要求,人的类本质也具有以下一系列极为明显的美学属性:(1)类是人的超生物的共同性。“类”是人有意识地主动追求所实现的超物种的共同性,人在类的相互联系、完全一致的共同要求中,将人类之爱、人性自由、纯粹艺术等转化成为从共有的本质需要,通过类的共同性,富有个性的单个个体活动,可以为类中的每一个个体创造共同的欢乐和满足,而个体对于“类”也因此意味着自身是融于普遍关系中的存在了。(2)类的人的超社会的特殊性与人的社会集团性所体现的特殊性不同。类虽然也是以整体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存在基础,但类的需要并没有独立于个人之外,而是从个人需要引申出来,并且与每一个个体统一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的需要,在类的整一体,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并且机会完全平等。(3)类是人在消解了自身肉体需要和价值需要范围内的公开对抗后所实现了的人性普遍性。
3.新闻之美的超越之美创造规律
我认为的新闻之美的超越之美,是相对于新闻之美的感性生命之美和社会理性之美而存在的。前两者分别根基于人的生物本质的生命审美和人的社会职能。而这两者都是有其局限性的。由于超越之美是要求相对于人而存在的,而生物本质之于人还不是人的专有本质,其创造的产品也就不会专属于人,因此是不能满足“美必须相对于人而存在”这一基本特征的;其次,生物性所决定的人的共同性即现实表现却是极端的个人,这与美所要求的专属于人的共同性还有本质的区别。而人的集团性则追求的是非超越性审美特征,将人的社会要求与人性、与思维理性联系起来,使我们感觉到人和动物的完全不同。但是。社会理性反映的是人向自己的更高本质跃升的过度本质,所体现的正是人限定于社会的功利范围内的狭隘的集团价值,而当社会通过人们这一要求将自身强权凌驾于人之上,并开始无限制的行使这种强权时,社会的人会进入非人格非生存的异化发展状态。所以,由社会性所确定的人的特殊性,实质并不是人所追求的真正属于人的特殊性。马克思认为,人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才能实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因而,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只有超越之美才是美之为美的真正根源。
新闻之美的超越之美,反映在具体的新闻作品中,如新闻评论中,则体现在新闻评论在尊重事实,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事实本质的深入挖掘、探索分析、利弊阐明和预测事件的未来走势。这种探索分析,须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同时超越客观事实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深入其本质、揭示其内在性质与规律、指出其潜在危害或潜在问题。
创造新闻之美的超越之美,是有规律可遵循的。所谓的规律,亦称法则,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反复起作用的,具有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特点。
大多数的新闻评论作品,都会遵循以下几个规律,通过规律来层层深入分析,最终达到创造新闻之美的超越之美的目标。
规律一:尊重并记述客观事实。对客观事实的如实概述是新闻评论的第一层次,评论是根据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所发表的评价建议或前瞻性文字。因而,尊重客观事实并对事实进行简单说明是后文发表意见的基础和依据。
规律二:挖掘事件的本质和规律。对事实的阐明为揭示事件的本质规律提供了事实依据。
规律三:分析此事件的社会现状。本质只有一个,但表现本质的现象却有很多。规律三紧随着规律二,具体分析除了文章所述事件之外的,同一本质的其他表现。以此来佐证此事件不是唯一的,其本质已经导致了其他类似现象的大量存在,这就不只是一个事件或者一类事件,而是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或社会趋势。
规律四:揭示事件发生的原因。这里的原因揭示不只是针对事件本身了,而是综合了前面所提到的同一本质的其他社会现象。因而,这一部分指出的原因是根本原因,是这一社会问题或社会趋势的根本原因。
规律五:提出解决策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新闻评论的一般思路。在大量分析论证之后,须提出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
规律六:预测与前瞻。这条规律适用于分析某个社会发展趋势的评论。一般分析社会问题的评论只进行到规律五就结束了。
这六条规律,恰好对应了新闻之美的三个层次:规律一表现了新闻之美的感性生命之美,这是一种生命审美,在新闻创作上,则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审美;规律二、三、四则是新闻之美的社会理性之美,这三个规律是相对于人的社会职能而存在的,在新闻创作上,则三个规律是对事实的本质的一种审美;规律五和规律六是新闻评论所独有的,并体现了新闻之美的超越之美,在新闻创作上,这是对新闻本质的一种审美。
4.结语
从事实本身到事实本质再到新闻本质和人的本质,新闻评论以层层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展示了新闻之美从感性生命之美到社会理性之美,最终升华到超越之美的整个过程。新闻评论最后所提出的解决策略或作出的前瞻性预测,都是超越了事实本身和事实本质而存在的。正如同美学中所坚持的“类本质”一样,新闻之美的超越之美,才是新闻之美美之为美的真正根源。
 

联系我们

学位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期刊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电话:张老师:13189798483

博途论文网www.botulw.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16 石家庄论文发表 工信部备案 【 冀ICP备1303225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石家庄网站建设:东英网络

石家庄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