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报刊,期刊,团结合作,诚信做人,良心做事,售后服务完善

文学教育艺术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艺术论文 >

浅析“the Beat Generation”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时间:2016-04-13 08:52 来源:博途论文网--专业论文发表 作者:博途论文

【摘要】:“垮掉的一代” (the Beat Generation)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美国的一个作家群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流派——“垮掉派文学”。“The Beat Generation”在翻译成中文时除了被译作“垮掉的一代”,还被译作“疲惫的一代”,显然,前一种翻译更为大众所熟知。但相比后一种翻译,“垮掉的一代”存在着明显的误读。本文将从文学和文化角度对 “The Beat Generation”的中文翻译“垮掉的一代”的翻译误读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尝试还原它的本真意义。
关键词:翻译,垮掉的一代,误读
Abstract The Beat Generation came to the American public in 1950s; they are a group of writers which led a revolutio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by creating their Beat Literature. When introducing The Beat Generation into China, there remained misunderstanding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eat Genera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why there is misunderstanding, and tries to fix it.
   Key words: translation, the Beat Generation, misunderstanding
 
一、 引言
文学翻译是文化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媒介,它并不是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源于文化差异性和译者主体性而产生的文化误读就是文化交流中矛盾与冲突的集中体现,是伴随翻译过程始终的一种客观现象。正因如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之下,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屡见不鲜。而将美国20世界50年代的“The Beat Generation”介绍到国内文坛时,其中文译名“垮掉的一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二、The Beat Generation的背景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一群对美国当时主流社会文化感到无法容忍,对二战后期沉闷的美国文学和令人窒息的社会秩序渴求改变的年轻诗人与作家聚集到一起,讨论文学与哲学,从事文学创作。他们离经叛道,激烈反对传统文学观念和主流中产阶级价值观,游荡在城市乡村,出入酒吧,高速公路,热爱摇滚乐和爵士乐,迷醉于酒精和致幻剂所产生的幻觉。他们以此极端的生活方式来抵抗主流文化的排挤压制,反抗权威,抛弃所谓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追求一种全新的价值观。
“The Beat Generation”这个称谓,最早是1948年凯鲁亚克在和他的朋友,与“垮掉派”渊源颇深的作家、诗人约翰﹒霍尔莫斯(John Clellon Holmes)交谈时首次用到。其后,这群作家的几部代表性文学作品相继出版,并在美国文坛引起不小的反响,这几部代表作品有:1953年出版的小说《瘾君子》(威廉·博罗斯)、1956年出版的诗集《嚎叫》(艾伦·金斯堡)以及1957年出版的小说《在路上》(杰克·克鲁亚克)。这批作品的问世,也标志着一个名为“The Beat Literature”的新文学流派登上舞台,在我国,被译作“垮掉派文学”。此后,1959年出版的小说《裸体午餐》(威廉·博罗斯)、1970年出版的小说《三分之一》(尼尔·卡萨蒂)直至1983年出版的小说《次要角色》(乔伊斯·约翰逊),都持续地发挥着“The Beat Generation”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影响着美国乃至世界文坛。
三、The Beat Generation翻译中的误读探究
(一)the Beat Generation的来源以及Beat一词本意探究
1948年,凯鲁亚克在谈到“垮掉一代”这个词的产生时说:“我赋予‘Beat’这个词新的含义‘欢腾’或‘幸福’,和音乐中 ‘节拍’的概念联系到一起。”
然而就Beat这个词本身的意义来说却是极其丰富的,其最初的意思有“筋疲力尽的”、“强节奏的”、“战胜”、“打拍子”。除此之外还有如:“令人厌倦的”、“困顿不安的”、“贫困”、“潦倒”、“一无所有”等比较常见的意思。所以从凯鲁亚克的本意来看,其以这个词为自己定义时,着重关注的是beat这个词“强节奏的”、“节拍”的本意,进而引发出“欢腾”、“幸福”的新意义。
不可否认,凯鲁亚克在决定用这个词的时候,或许也正是因为其同时还含有“困顿不安的”、“贫困”、“潦倒”、“一无所有”的意思,而这些意思成为大多数“the Beat Literature”代表作家的真实生活的注脚。他们不为明天的生活考虑,大多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态度,没有积蓄,没有稳定的工作,所以无论从《瘾君子》或者是《在路上》等小说中,都能从小说中的人物身上看到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们真实生活状态的影射,甚至是真实写照。但现有的关于“the Beat Generation”的资料中,都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凯鲁亚克采纳的是Beat这个词的“困顿不安的”、“贫困”、“潦倒”、“一无所有”的意思。
由此可见,单从Beat一词的本意来讲,“垮掉的一代”这个翻译并不是最佳选择,相较而言,“疲惫的一代”反而更接近这个词的本真意义。
(二)“垮掉的一代”的翻译误读成因
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一个概念,“the  Beat Generation”一词的翻译属于意译,而非直译。意译是译者对原文的阅读和理解,这种潜在性的翻译直接影响着译者对本文翻译的操作,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意译产生最大阻碍的是文化差异,包括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历史、宗教、法律、习俗及伦理道德等等方面的差别,这些因素对译者阅读和理解原文会造成不可避免的障碍。这个过程是译者的创造性活动,译者需要用合适的本国文字来取代外文原文,而且取代过程中要忠于自己对外文原文的理解。但这种创造不能添加过多的想象和外文原文没有的内容。正如董强先生提到的比喻,原文的思想内容就是乐谱,外文原文就是用钢琴或小提琴演奏的作品,而译文就是转换成二胡或者琵琶来演奏,这个转换首先是一种技术性的转换,而在译文的撰写过程中又要体现出极强的艺术性。
从“the Beat Generation”的中文译名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时创造性的意译了这个词,而非空洞的照搬beat一词的原意。但在这个创造性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观念的差异造成的障碍,最终产生了这一个词的误读。
 为大家所熟知的是“the Beat Generation”这一群放荡不羁的作家过着颓废、浪荡的生活,他们酗酒、滥用各类麻醉药品以及毒品、性乱,情绪激烈,甚至常常牵涉进一些犯罪行为当中。即使是在以中产阶级道德标准为主流的美国,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遭到批评与鄙夷。然而在中国,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家们惊世骇俗的举动完全超出了六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和翻译家们的可接受范围,甚至有人说:“‘垮掉的一代’是美国资产阶级道德沦丧,腐化堕落最集中,最无耻的表现。在他们身上,几千年来人类创造的高尚的道德,优美的情操都糟蹋殆尽,荡然无存,只剩下了卑劣、污秽、淫乱、颓废和堕落。”
不仅如此,他们的作品使用脏话和粗俗的语言,情绪激烈,甚至抛弃了文学以往的审美法则,如凯鲁亚克采用的自发式写作方法,记录下一切发生的言语,肢体,心理过程,公开露骨地描写性乱场景与滥用迷幻剂的种种桥段。也一次次尖锐地挑战了当时中国文学批评家和翻译家的神经。
在这样的背景下,“the Beat Generation”的中文译名“垮掉的一代”的产生便水到渠成。可以看出,在道德批判的着眼点之下,本身便是偏于贬义的词“垮掉”就被用于“the Beat Generation”的翻译,意为美国年青一代价值观的集体坍塌以及西方资本主义道德观的垮掉。“垮掉的一代”这个实际上充满了批判的译名由此诞生了。
 (三)“垮掉的一代”的正名
正如霍尔莫斯在他1952年11月16日发表于《纽约时报杂志》的文章《这就是“垮掉一代”》(This is the Beat Generation)中所说,“‘Beat’这个词还指心灵,也就是精神意义上的某种赤裸裸的坦诚和直率,一种回归到原始自然状态的直觉或意识时的感觉。……这一代人不论是标新立异还是趋同,在这两种表现形式下面,除了独立不羁之外,还有另一种,那就是执著地追求信念。”他们所追求的这种信念,便是主流秩序与主流文学接受之外的全新的,个性化的,自由而人性的价值取向,而用词极端的方式展现,一方面是二战后极度压抑的社会氛围造成的释放,另一方面则来自更深层次的,让他们找不到合理出口的复杂的政治文化状态。(如霍尔莫斯所说:“对守旧古板的社会,只是想躲开……让他们站在公众讲台上或起草一篇宣言,似乎是更荒谬可笑的事。”)
 抛开心灵与信念,“the Beat Generation”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影响是充满积极意义的。“垮掉派”文学崇尚自发表现的艺术特征,他们撇开传统的创作规律,不管作品 的内在联系,把个人的思想感情毫无约束地信手写出,因而作品有时显得杂 乱无章,时空跳跃。 “垮旧的一代”的作家们 “全盘否定高雅文学”;他们反对传统文学,力求突破各类文学体裁的限制,打破诗同散文的界限,把诗写成“亦诗亦文”,并尽量做 到废除“知识分子”语言,采用不经加工的底层人物的口语,同时着力表现 人物的内部世界,即人物的感官印象、欲念等。他们的这一套方法是和意识流,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西方现代派文学一脉相承的,只是其本质更加荒诞不经。
套用当今的流行网络语来说,实际上,“the Beat Generation”所做的,正是一个文学“草根化”的过程。经过这样一个过程,铺排出那一代青年的失落与焦虑,更对传统文化、主流社会和国家体制的讽刺、反击。
这些都表明,“Beat”一词被用以命名这一派的作者们,更多的是侧重于阐释其在文学方面的目标与意义。而在国内,不同的着眼点之下,更关注其生活方式的我们,忽视了其产生自文学范畴内的本意,进而造成了对“the Beat Generation”的文化误读。
四、结论
不可否认,“the Beat Generation”的中文翻译不失为创造性翻译的一个典范,但对于“垮掉一代”的理解,不能仅仅从中文翻译的字面上去尝试,因为这个翻译本身存在一定的文化误读。而应该带入历史语境,从时代和文化的特殊性、复杂性角度切入,理解“垮掉派”作品背后激烈而单纯的情绪,从而了解他们何以到了今天仍有诸多信众,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约翰﹒霍尔莫斯,《这就是“垮掉的一代”》,《纽约时报杂志》,1952
2.《文学研究集刊》第一册,1964
3.周桂方.《文学翻译与文化误读》.教育研究,2008(8).
4.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
5.文楚安著 《“垮掉一代”及其他》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
6. Campbell, James. This Is the Beat Generation: New York–San Francisco-Paris.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7. Collins, Ronald & Skover, David. Mania: The Story of the Outraged & Outrageous Lives that Launched a Cultural Revolution
8. Hemmer, Kurt ed. Encyclopedia of Beat Literature. Facts on File, 2006

联系我们

学位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期刊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电话:张老师:13189798483

博途论文网www.botulw.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16 石家庄论文发表 工信部备案 【 冀ICP备1303225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石家庄网站建设:东英网络

石家庄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