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报刊,期刊,团结合作,诚信做人,良心做事,售后服务完善

社科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论文发表 > 社科论文 >

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

时间:2017-02-07 14:11 来源:博途论文网--专业论文发表 作者:博途论文

[摘要] 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是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中 “要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等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借鉴“整合能力本位教育观”的课程思想,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以提升农民工城市生存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构建动态化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以规范农民工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关键词] 农民工;综合生存能力;课程
 
一.农民工“综合生存能力”亟待提高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亦工亦农,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外出农民工总量为1.2亿人,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总数达到2亿人左右。未来10年,每年将新增农民工1000万至1500万。这些农民工主要分布在我国二三产业。其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23.6%,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18至25岁的农民工中85%左右仅具有初中及以下的教育水平,他们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在我们对农民工就业的跟踪调查发现,培训后的农民工技能水平的确有所提高,初步具备了上岗技能。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文化素质较低,职业技能差导致谋生能力弱,进入市场竞争的能力、机会有限;二是道德观念与生活习俗的城乡差别导致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上的不和谐;三是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犯罪以及正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技能匮乏使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困难,文化素质低制约了他们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农民工的个体发展要融入现代社会的宏观发展之中,必须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流动出行技能、城市的生活技能、就业技能等基本生存能力以及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称之为“综合生存能力”。
二.当前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缺陷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教育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还是无法满足建设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工队伍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培训目标低。缺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长远规划,片面追求培训的工具价值,忽略了培训在提高该群体的就业层次、就业质量方面应该并可以实现的育人价值;二是培训内容单一。认为“只要能就业便实现了培训目标”,致使培训内容单一,缺乏对农民工经济价值实现途径的动态式课程体系和多样性学习内容设计;三是培训方式呆板。教育培训没有从不同地域农民工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进行有效实施,缺少对农民工综合生存能力形成所需的多元培训规划和策略;四是培训效度不高。据调查和媒体报道,不少部门对农民工进行假培训,冒名顶替,套取政府培训经费,专款不能专用,培训走过场,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不能真正实现。
上述种种,其直接后果是:失去了人力资源转化成为人力资本优势,微观上使农民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下降,宏观上削弱了社会经济增长质量。
面对目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改革原有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探索出“社会满意,农民工乐意参与”的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才能有效的实施农民工职业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三.构建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按照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中“要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强化产学结合,组织开发‘模块式’课程”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借鉴“整合能力本位教育观”的课程思想,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以提升农民工城市生存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遵循基础性、实用性、综合性、多样性和发展性原则,按照培训内容和时间列出不同的培训工种菜单;其次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生存技能和发展能力设计课程菜单,构成动态化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再次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将构建的《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去检验其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加以修改与完善;最后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专业引路、逐层推进”的思路,以农民工分布较多,需求量大的机电专业的农民工培训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将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向全市各农民工培训单位的各专业逐层推进,规范农民工职业培训,全面提高职业培训质量。
(一)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的内涵
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农民工融入城市所需“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以提升城市生存技能和发展能力为目标,按照培训内容和时间列出不同的培训工种菜单;再根据城市基本生存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要求设计课程菜单,构成“模块式”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采用“横向三模块、纵向两系列”的矩阵结构(表1);最后以模块为载体灵活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模块教学,使农民工在完成模块的过程中,获得在城市生存所必备的能力,达到“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
表1 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

类 别 必 修 选 修
公共基础模块
(占4%—10%)
法律基础知识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通用技能模块
(占6%—10%)
城市生活常识  
普通话  
择业教育  
职业技能选修模块(学员根据就业的需要选取一至二个工种或二至三项专项技能,占80%—90%) A AA1-1 A1-2   A1-3 …
B BB1-1 B1-2   B1-3 …
C CC1-1 C1-2   C1-3 …
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模块——开设法律常识、职业道德等课程,教会学员做人的基本准则;通用技能模块——开设城市生活常识、普通话、择业教育等课程,教会学员谋生的基本技巧;职业技能选修模块——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列不同的课程菜单,让学员自主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和工种,教会学员就业的基本技能。将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二)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的特点
1.工种动态化:培训学校可确定几个相关学习工种,根据劳动力市场调查分析,以提高农民工综合生存能力为目标,灵活变化学习工种。
2.层次动态化:根据农民工的文化基础、能力差异和培训目标的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模块层次可分为单项技能与多项技能;高层次多证,低层次少证。
3.主体动态化:“动态化模块”为农民工提供了自主选择学习模块的权利,促进了农民工个性的发展。学员可根据本人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及求职意向等选择学习模块。
(三)课程体系的主要指标
培训时间30—60天,240—480学时;职业技能教学216—432学时;基本素质教育学时与职业技能教学学时之比为1—2:8—9。
(四)课程模块设计与选择
课程模块是将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个独立模块,再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其中若干个模块组成各种教学计划。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通用技能课程模块的设计与选择
公共基础和通用技能模块以人的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两个模块的设置,为提高农民工城市生存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一个学习平台,为农民工有效转移奠定基础。其内容应为现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遵循浅显性、广泛性、生活性等原则。根据农民工和社会的需要,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包括法律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等内容;通用技能模块主要包括择业、签订劳动合同与维权、文明生活方式、安全生产、普通话等内容。
2.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的设计与选择
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的设计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列不同的课程菜单,让学员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和工种,满足就业和考取上岗证、职业资格证,获取劳动准入资格。包括工种、单项岗位职业能力与考证课程模块设计与选择。
①以一个工种为一个模块
每一个工种作为一种技能,每一种技能作为一个模块。一般一个专业至少可设计三个以上的工种模块以供农民工学习选择。机械加工可设计车工、钳工、焊工三个工种模块。
②专项技能课程模块的设计与选择
每一个工种一般由若干专项技能组成,一个专项技能可为一个子模块。车工按照专项技能的要求可以设计为11个模块(表2)。
农民工可根据所从事的工作岗位选择需学习的专项技能模块。例如A 机械加工厂只需一名工人,他承担着全部车削加工任务,若他要上岗就必须完成11个模块的培训 ;而B机械加工厂的规模稍大,需雇3名工人,每人只须承担一部分工作,那么每人只需完成自己岗位上所需的3个或4个模块的培训即可上岗,这3个或4个模块就是一个模块课程 ;如果规模更大的 C汽车修理站分11个岗位,那么每一个工人只需完成一个模块的培训就能满足相应一个岗位技能的要求,在这里一个模块就构成了一个模块课程。可见,任何一个模块从技能角度看都是独立的,其结果是一项服务,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模块就是一种就业技能,就是一个模块课程。
③职业资格学习模块设计与选择
任何工种均可进行工种等级分析,根据每一个岗位具体的任务和技能要求,将其设计成若干专项技能模块。如车工按照高、中、初级工的考核要求在11个项目中选择学习模块(见表2)。
 
 
 
 
 
 
表2 车工按照单项岗位职业能力或高、中、初级工的要求可以设计为11个模块
工种模块参照表
职业领域:
机械工程
工作范围:
机械加工
模块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车削外圆及端面 车削圆柱孔 车削沟槽及切断 车削内外锥体 车削三角螺纹 车削简单特型面 车削特种复杂螺纹 车削复杂特型面 车削拐以上曲轴 车削体交错箱体零件 编制工艺规程
工种名称 初级车工          
中级车工      
高级车工
(五)课程体系的实施
1.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考虑三个需求。即培训需求、社会需求、农民工需求。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规格,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等。
2.课程实施
课程在教学组织实施手段上采用的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模块教学策略。在公共基础和通用技能模块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员阅读案例,教师指导、帮助学员学会分析,不断提高政治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在职业技能选修模块教学中可采用讲解—示范—训练—点评的教学方法,使农民在获取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的同时,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技术,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教学效率。也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让学员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模块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课程评价
模块课程评价要求培训单位内部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评方式。公共基础和通用技能模块可以采用口试、笔试的考评方式;职业技能选修模块可以采用演示、现场模拟、笔试等考评方式,也可以采用单项职业能力测评与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评价方式。学员修完必修模块课程和选修模块课程,达到相应的学分,由培训学校颁发结业证。由于这些评价方式有的是采用国家统一考核标准,有的是采用预先建立的能力测评题库试题,具有客观、公正性,因而考评结果也较科学,从而保证了模块课程教学的质量。
四.研究效果
我们将构建的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在全市各农民工培训单位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提升了农民工综合生存能力
1.提高了农民工基本素质
通过对接受了公共基础和通用技能模块课程教育培训的学员就业情况跟踪调查表明,接受了培训的农民工的择业、维权等城市生存能力明显高于未接受培训的农民工。在深圳务工的刘海生感慨地说,我文化程度低,以前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吃了不少的亏。参加系统培训后,我就知道而且能够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权益了。在北京务工的张春明说,相对城市的产业工人,我们素质都偏低,通过培训我们了解了城市生活常识,改变了很多不良生活习惯,能与市民和谐相处。
2.提高了农民工专项职业技能
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紧紧围绕提高农民工专业技能水平。农民工有无技术决定着在城里工作的不同,掌握了技术,竞争力就强,且收入的高低与技术水平的高低是成正比。王永河,虽熟悉建筑行业的各工种,但由于受文化程度限制,看不懂建筑设计中的立体图、剖面图,很多东西(尤其是涉及到理论上的一些知识) 仍无法掌握要领。他说,过去因为自己不会看图纸,只能承包一些简单的活。接受培训后,学会了识图和施工,自己当老板了,不但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也能为自己将来的创业打下基础。
3.激发了农民工的学习兴趣
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为农民工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和自主选择的学习模块,让其围绕“模块”展开讨论、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让每一个学员都有自己的任务、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每一个学员都可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聪明才智;让农民工走出了“要我学”的困境,从“我想学”、“我愿学”到“我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008年第四季度的两期培训人数全市总计23981人,比第三季度的两期培训人数(全市总计4371人)增加了5倍多。
(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实施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极大提高了农民工培训质量。培训质量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和产生的社会效益成正相关。
1.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11年,通过对某乡镇培训后转移的453位农民工的调查显示,其人均年收入15000元左右,比培训前平均增长近一倍。切实起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培训千人,造富一方”的作用。
2.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工就业的可观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3.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通过对原来治安最差的一个乡的调查,该乡的农民经过培训,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法制观念也增强了,2011年全乡在外务工人员没有涉嫌治安和刑事案件。
五.问题与讨论
(一)关于农民工职业能力测评
制定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将行业、企业对农民工培训规格标准引入职业培训领域,形成职业能力测评标准。这样,才能使培训单位对受训农民工学习效果的检测制度与国家、行业、企业标准的相衔接,使农民工培训质量与社会需要相衔接。
    (二)关于农民工培训教材和教学软件的开发
    目前,农民工培训教材理论知识多而杂,技能训练的内容可读性差,文字多而插图少,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开发出图文并茂,适于学员自学,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模块式教材。开发教学软件,将技能培训内容制成训练课件,学员可利用微机和课件先作虚拟的技能练习,然后才在实物(机器设备)上进行操作训练,这样可以缩短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作者:邓泽民 ISBN:711306978 出版社:中国铁道
(2)《现代四大职教模式》作者:邓泽民 ISBN:711306978 出版社:中国铁道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的特殊价值——促进转移农民的市民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
(5)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2003年9月发布)
(6)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2004年3月发布)


职称论文发表---博途论文网

联系我们

学位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期刊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电话:张老师:13189798483

博途论文网www.botulw.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16 石家庄论文发表 工信部备案 【 冀ICP备1303225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石家庄网站建设:东英网络

石家庄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