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报刊,期刊,团结合作,诚信做人,良心做事,售后服务完善

文学教育类期刊

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论文发表 > 文学教育类期刊 >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时间:2015-12-22 08:29 来源:博途论文网--专业论文发表 作者:博途论文

摘要 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可是在实践层面,很多数学教师不能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这个背景下,我把自己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教育技术;数学教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在不断的探索中,我总结了一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首先高中数学教师更新观念,强化素质。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自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善于学习,勤于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教师应冲出“以书本知识为本”的旧观念的束缚,深刻认识21世纪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思想,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知识和课件制作技术;要练就一双慧眼,能对网上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最快的速度搜罗自己需要的资料,要学会借鉴网上的名师教案、课件或科研成果,实现网上协同备课。
其次要合理选择媒体。教学中不要唯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从,要根据每节课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媒体。多媒体在于辅助数学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的媒体。课件的使用要适时、符合高中数学教材情境需要。不能把教室当成电影院,不能使课件成为影片,不能让学生成为观众,更不能让高中数学教师充当放映员。其它常规媒体如投影仪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数学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虽然电脑能够实现板书功能,但由于切换频繁,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骨架难于成型,这样就影响了数学知识结构的完整表现,难免产生凌乱的感觉。随着屏幕的不断切换,学生会感觉云里雾里,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数学需要大量的推导证明,思维过程非常重要,但课件往往一下子显示出全过程,让学生一览无余,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这时板书的动态展示功能便体现出它的不可替代性了。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共同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另外,能让学生动手做事情就尽量不用多媒体展示,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毕竟计算机不能包办一切!
最后高中数学教师要把握重点,适度运用。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中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非常适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函数图像问题,例如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对参数赋予不同的值就有不同的图像;轨迹问题,如平面解析几何中有关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问题;空间图形问题,如截面问题,立体图的展开问题等;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或较难画出的图形可利用计算机作出来,也很有优势,例如,正、余弦函数的图像,等速螺线,欧拉公式的推导等。而对于可用可不用或根本就不适合用的内容,则没有必要强加使用计算机。例如,一堂课只是需要书写文字或公式,那就不如不用;又如讲授尺规作图时,如果用电脑演示则缺乏真实感,效果反而不好,倒不如直接在黑板上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印象深刻;再如,用动画将一个容器中的液体倒入其它容器中探求两几何体的体积关系的方法,不如用实物演示直观可信。 
高中数学知识有较多抽象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一些空间图形的性质与关系较复杂。因此,有不少学生感觉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学习起来平淡无味,但是如果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课件,或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或让“固定的”几何图形运动起来,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如讲授《圆柱、圆锥、圆台及它们的侧面积》一章时,可用“几何画板”制作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这一过程以及这样旋转一周而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从中抽象出圆柱、圆锥、圆台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还可利用《几何画板》将几何体的切割、移动、重叠、翻转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并辅之以必要的解说,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空间感。通过动画模拟,解除了传统教学高中生凭空想象、难以理解之苦,他们积极思维,寻找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和进行公式推导的能力大为加强。因此,在整合过程中要注意做到适度,把握重点。
参考文献:
[1]吴海荣,朱德全.数学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3):16-20.
[2]张维忠.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J].数学教育学报,2001,10(4):25-28.
[3]巩子坤,李忠如.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适应性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67-70.
 

联系我们

学位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期刊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电话:张老师:13189798483

博途论文网www.botulw.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16 石家庄论文发表 工信部备案 【 冀ICP备1303225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石家庄网站建设:东英网络

石家庄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