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报刊,期刊,团结合作,诚信做人,良心做事,售后服务完善

在职硕士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论文发表 > 在职硕士论文 >

从风格翻译理论角度谈《傲慢与偏见》的译本

时间:2016-06-06 10:09 来源:博途论文网--专业论文发表 作者:博途论文

【摘要】翻译的本质在于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意义的系统,其意义通过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作为文学中的一种形式,小说的风格贯穿于故事的整个情节,而这些情节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小说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自从我国出现翻译理论后,对于语言风格问题就一直从未停止争论,对风格的定义也没有统一起来。下面我们就从语言风格翻译的理论角度上浅谈《傲慢与偏见》的译本。
【关键词】风格 翻译 理论角度 《傲慢与偏见》
引言:《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吉英·奥斯丁在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它精巧的构思,引人入胜,虽然历经两个世纪的阅读和批评,但是它始终能够长盛不衰,并影响着以后的许多作家,其中小说的语言风格的魅力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经过奥斯丁对小说的反复推敲,从而使小说从整体上都富有节奏性的语言风格。在1956年,王科一先生首次把这部小说翻译为中文,目前,我国共有六部汉语全译本。这部小说在我国也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不得不说这与小说小说和翻译的有很大的关系。
一、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任务(人物)的性格
从小说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而译本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情境。小说中的对话有很多,是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小说的前两章中,通过第一章贝内特先生和他的太太的对话:“他是已婚还是单身汉?”“哦,单身汉,亲爱的,千真万确!一个富有的单身汉;每年有四五千磅,这对我们的女儿来说真是一件好事!”“这怎么说?这跟她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所写的篇幅不长,着墨不是很多,但是人物的性格特点都表现的非常明确,尤其是贝内特先生和他的太太,但是可以从贝内特夫妇的问答中可以看出,这问题很简单,回答的很兴奋,虽然句子使用的是短句,也不完整,但是起到的效果不言而喻。读者从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是自认高明的贝内特先生在愚弄他的太太。
对话部分写的非常生动,而译文中也充分表现出原文语言的风格。张今曾经提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把原作中的映像真实的反映出来,让读者在阅读时缩短与原作的差距。因此,要向这个目标努力,尽量将原作中的生活细节映像完全的体现在译文中。孙志礼先生在细节翻译方面非常出色。
二、严谨的句子结构
句子的结构对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很大,如果从句子的长度上来划分,不一定短句子就是简单句,长句子就是复合句,句子的长短没有一定的规律,变化无穷。短句具有很多的优点,它更直接、明快、清楚、有力等等,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深受作家的喜爱。而长句子的结构比较曲折,经常用于表达比较抽象的概念。这些特点也充分体现在《傲慢与偏见》中。例如:
译本中的翻译:乞请先生放心,在下与内人对先生与尊府老少深表同情……始可聊宽尊怀…
原文是摘自小说中的一封信,当牧师听说莉迪亚私奔的事情后,写信给贝内特先生,表面上看来是劝慰,实际上却是斥责。信中的开头使用圆周句,以长句为主,语言非常古板。而中文的翻译中使用了文言文的方式来翻译,与英语信中读者的心理产生的效果难分上下。
再例如,在达西向伊莉莎白求婚时,由于小说中两位主人翁的性格有了冲突,尤其是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误解更深,因此,当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时,虽然她非常的愤怒,但是对他的还是尽量平心静气的向达西表明了自己的意思,她的回答虽然没有平时那样的节奏,但是却充满了韵味。这是一个读起来非常拗口、复杂的复合句,从句之中还有从句,句子的语法结构非常生硬,从而衬托出人物说话的态度也比较生硬。而译文的翻译是:“达西先生,倘若你有礼貌一些……倘若你以为这样向我表白一下,会在我身上起别的作用,那你可想错了”,译文中充分体现出了人物语言的风格。长短句子的交叉使用,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从独白反映人物的性格
在小说中,奥斯丁喜欢用独白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独白的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色彩,大多表现在人物内心的感情斗争和思想斗争。小说中细致的描写了伊丽莎白的心理变化活动。她慢慢的了解到,由于自己的偏见和好胜心理,在韦翰的挑拨下,她错怪了达西,自尊心很强的她在思想上做了一番很大的斗争。在这段短小的句子。不仅节奏紧促,而且深刻的反映出伊丽莎白内心的斗争。而翻译中:“我做得多么卑鄙,我一向有自知之明……可是,这种耻辱又是多么活该”,译文充分凸显出了伊丽莎白内心的自责和愧疚。
与伊丽莎白相比,贝内特太太的独白就表现出了另一种素质。贝内特太太的独白不比伊丽莎白那般具有深沉的特征,她表现出的特征是一种虚嚷的热闹。句子中包含了大量的名词和形容词的单部句,超短的句子使整个节奏表现的很活跃,非常形象的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和情绪。而翻译上的生动、活跃,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为整个译文的质量提升了很高的层次。
 四、 译文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翻译的本身需要具有一定的交际功能,简洁的译文可以增强可读性。例如译文:她到肯得五个星期以来,乡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绿的树林一天比一天青翠。孙志礼翻译的用词非常简洁、朴素,真实的向读者传递了原文的意思。但是张玲翻译为:她已经在肯特郡呆了五个星期,这五个星期乡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较早发芽的树每一天都增添了许多新绿,显得一片青翠。两者相比,张玲的翻译就显得比较冗长,从而影响了小说的审美效果。
They entered the woods,and bidding adieu to the river for a while……and occasionally poart of the stream.译文为:他们走进树林,暂时告别溪涧……还有那脉溪涧也不时映入眼帘。这是描写伊丽莎白等人到达彭贝利时,为其美丽的景色而惊讶。而译者也充分发挥出了他的想象力,从译文中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在译者的笔下,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小说中的美景。孙志礼在翻译时并没有受到原文的限制,而是把原文中的句式进行灵活的转换,充分显示出汉字的魅力,其精当简洁的用词,使读者在阅读中体验到原文中的美感。在翻译中译者还对有些词进行了重建,例如译文的翻译:但眼下不可能跟妹妹多蘑菇了,在翻译时使用了“蘑菇”一词,非常形象的刻画了主人公急切有兴奋的的心理活动,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再现了原文的形态美。而且,其戏剧化的叙事手法上译文和原文也很统一,作品的风格上,译文也保持了与原文相同的风格。孙志礼先生深厚的中英文造诣,在译文中真正做到了灵活、语言的表达也非常的顺畅,突出了原文的神韵。
六、译本中的选词方面
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词汇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要准确的表达原作中的意义,还要符合翻译成汉语的表达习惯。例如: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这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个句子在《傲慢与偏见》中非常的经典,译者使用了夸张和讽刺的翻译手法来表达了自己的婚姻观,但同时也抓住了文章所具有的喜剧特色。因此,在翻译时,对于恰当的词汇选择显得非常重要。译者用通俗的“钱”充分体现出了原文的意思,而却表达的非常准确。再例如:这句话足以引逗太太讲下去了。当贝内特太太听说一位单身汉购买了尼日斐花园后,非常高兴的去告诉是自己的丈夫,但是丈夫并不搭理她。因此,她变得不耐烦。于是,丈夫说“既然你要说给我听,我听听也无妨”,这对于嫁女心切的贝内特太太来说,每每遇到一个有钱的单身汉,便将他作为自己女儿的“合法财产”,而且深受鼓舞。而译者所使用的“引逗”一词,充分体现出了原作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因为,从贝内特太太和她先生的性格来看,“引逗”一词甚是合适,贝内特太太是个急性子,但是她的先生对她所讲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而他的一句话又引起了贝内特太太继续讲下去的欲望。
七、译本中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连贯性
    译本中内容的连贯性和衔接都会影响到读者的兴趣。英语非常注重结构上的严谨,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在准确的传达原作意思的基础上,还要尽量保证原文的连贯性,衔接好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与之间的连贯性。译文:这条真理还真够深入人心的……却把他作为自己某一个女儿的合法财产。句子的开头使用“这条真理”,句子之间使用“每逢”、“尽管”、“却”,使句子之间非常连贯,读起来朗朗上口。在翻译时,不仅要注意语义的表达,还要充分考虑句子、段落和篇章之间的连贯性,只有使它们之间自然顺畅,才能使翻译出的译文更加明白、流畅,与原作中的神韵相统一。
八、结语
    奥斯丁的语言风格根据需要进行不断的变换,而且幅度很大。译者在翻译时将原文中的精华都展现给了读者,充分显示了语体的活泼自由、结构的简明,它笔下人物的表演,戏剧性的对白中含有叙述,使读者从故事的情节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其艺术创作的精巧与独特的风格,都让人难以忘怀。而译文也充分保留了人物和情境的戏剧性,使读者看起来就像是在看舞台上表演似的。文学翻译的真实、简洁的反映出原文的意思才是最好的,而翻译者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原作小说的语言风格,并真正理解原文,才能表达出原文的精神情感、风格特征和意境气氛。
【参考文献】
[1]徐颖 小说风格的保存——从文学文体角度谈《傲慢与偏见》风格的翻译[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15(2),86-89
[2]梁红英 从语用关联论赏析《傲慢与偏见》的语言特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589-590
[3]李明 得意岂能忘形——从《傲慢与偏见》的两种译文看文学翻译中主位—信息结构之再现,2009,20(4),88-91
[4]陈谊 整体把握,译好文学作品[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2),71-73
[5]何欣 契合之美——孙致礼译本对《傲慢与偏见》技巧与神韵的传达[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2(6),20-26
[6]陈楠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人物语言与行为的矛盾[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6),65-67
 

联系我们

学位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期刊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电话:张老师:13189798483

博途论文网www.botulw.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16 石家庄论文发表 工信部备案 【 冀ICP备1303225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石家庄网站建设:东英网络

石家庄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