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报刊,期刊,团结合作,诚信做人,良心做事,售后服务完善

在职硕士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石家庄论文发表 > 在职硕士论文 >

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研究 -以御江南生活社区景观

时间:2015-12-23 08:13 来源:博途论文网--专业论文发表 作者:博途论文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居住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求,也是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和行为内容。住宅区环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近年来商品住宅市场蓬勃发展,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市场的优胜劣汰,建设规模越来越向大型化社区发展。从开发销售到购买者或使用者的选择,住宅区的环境和景观建设己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对促进住宅建设的经济活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关注室内环境的同时也关注住宅区外部的生活空间,从满足基本生理需求逐渐到追求心理及文化需求。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和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通关心的问题。将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入住宅区建设是城市住区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因此,住宅区的园林环境景观建设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级的阶段。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住宅区环境水平也在普遍提高,出现了不少精品工程,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存在明显的误区,片面追求商业广告效应,有为纯商业目的营造的趋向,并且呈现和城市整体环境脱节和孤立的形态。片面考虑商业效益将带来极大的隐患和消极后果,并且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景观。因此,分析住宅区园林景观的影响因素,提出适宜的设计原则,以此营造适应时代发展的住宅区园林景观在当前的住宅建设实践中有着突出和急迫的需要。
我国城市景观问题是九十年代初才开始提出的,对景观环境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也开始出版一些景观环境著作,但对住宅区园林景观的系统研究及深入论述还是不多。本论文旨在通过实例调查并对住区园林景观的各个方面与层次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引导正确的设计理念与方法,避免混乱与误区。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2.1 概念界定  

1.2.1.1居住区
被城市包围的居住地段称作小区,城市交通不得引入小区;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的,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地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形成完整的建筑群,创造便于生活的空间[1]
1.2.1.2居住区景观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在早期仅被认为是绿化设计,而如今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含义以被大大的拓展了。结合景观设计的含义,居住区景观设计可定义为对居住区内植物、道路、场所、硬质、水景、庇护性等景观要素的分析、规划设计、改造、管理的科学和艺术。

1.2.2 研究对象 

居住小区环境物质构成角度大体由三方面组成: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其中,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空气、阳光、水体、土地和原有植被等)和人工生态(人工对地形地貌的改造、人工水体、人工植被等);生活环境包括住宅内部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区域经济环境、文化教育环境、绿化环境、游憩环境、治安环境;心理环境是指在物质环境和社会交往基础下形成的居住小区的精神面貌。而从人为因素角度又可以分成两大系统:即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成环境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地形、地貌、矿产、水源、植被等;而后者则指城市的建筑等人工的环境,它既有声、光、暖等功能使用方面的物质环境,又有历史遗产、社会生活、视觉感受等精神方面的文化环境。从居住小区景观的组成来看,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绿化设计,它包括绿化、铺装、标志系统、景观照明、景观水景、景观小品六大方面。这六大方面的设计应该互相协调互相补充,最后达到整个景观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美观的效应。这个景观系统又必须与居住小区建筑规划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单就绿化而言,也不是简单的绿化就可以了,而必须考虑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的适当搭配以及果树、药材、观赏植物的搭配,以及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的多种手段的运用。居住小区里的景观也不只是供居民观赏的,它必须与居民的休闲活动相匹配,也就是说居民可以徜徉其中,能够实实在在地使用这些景观设施,能够形成人与景观的互动。例如居住小区的集中空地做出高低错落的构筑物应该形成或大或小、或公共或私密的活动空间,以满足不同活动的使用要求,开阔的场地可以供居民集体晨练或举办群众文娱活动,而相对隐蔽的小空间则可以给居民提供阅读、交谈的场所。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这就需要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与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相协调,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环境的内容和尺度要适
合居住人的身份和文化;景观的核心是生态;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是地方的、民族的、现代的;应该是朴素的、简单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坚持以取悦于人、方便人、服务人为宗旨,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

1.3 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读:
收集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与专著,研读国内外居住小区环境景观、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的相关理论,结合当前的居住建设问题,确定论文研究方向。
②纵横对比: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查阅和整理,从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以及景观思想因时代的变迁而呈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分析景观设计适宜的形态,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揭示当前住宅区园林景观建设的误区,探讨正确的景观设计思想和方法。
③系统综合分析:
对收集的基础资料和调研的成果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得出论文的最终研究成果。本文用分类的方法,针对重庆居住小区环境景观提出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的三个基础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美学理论、景观行为学理论与场所理论),结合重庆居住小区环境景观特性来分析如何解决问题。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英国人最早发明“舒适度”一词,但未得到一致的解释。后来,日本人总结出舒适环境的八大要素【12】
①空气清新,没有污染和臭味;
②安静,没有噪声;
③丰富多彩的绿化;
④与水景亲近;
⑤街景美朋而整洁;
⑥具有历史文化古迹;
⑦有适于人们散步的场所与空间;
⑧有游乐设施。
 
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良好的绿化环境、鲜明的个性形象、足够的活动场地,这是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初级阶段的要求。与国际上领先一步的国家地区相比,仅仅满足这三方面,也许还远远不够。但这毕竟是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对于 21 世纪我国景观环境建设的腾飞将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综上所述,最终归结为论文的现实意义。一是理论上的意义,它既是对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补充,也是为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建立抛砖引玉。二是实践中的意义,本文所述,旨在对重庆居住小区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建设起到正确的诱导作用,并希望能对重庆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5 研究路线 

2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历史与现状 

2.1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轨迹 

城市是一个有经历、有年龄、并不断成长壮大的复杂构成,居住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地记录了它的变化过程。住宅区景观环境作为整个住宅区最直接形象的外在表现,随着城市住宅区的发展而逐渐成长。住宅区景观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场所,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城市最普遍的、最基本的构成,它对城市整体景观面貌和质量也至关重要【27】。

2.1.1 小区绿化阶段 

九十年代初期到中期,由于是住宅商品化的起步阶段,从开发商、设计师到消费者,对住宅产品的认知都还停留在较低层次,住宅布局强调朝向,行列式排列为主,围合的外部空间、建筑造型乏善可陈。众多的楼盘由于资金和开发的原因,规模很小,缺乏规划,甚至是单栋伫立在闹市中,人们把“炒楼”获取厚利作为投资的一个重点,十分关注楼盘所在的位置,对环境要求较少,见图 2.1。
这一时期人们对景观环境的认识还很粗浅,同时,由于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深受前苏联小区模式的影响,采取居住区—居住小区一一组团的分级结构模式,与此相对应的居住区绿地也采用三级(或两级)布置方式: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居住小区的环境要素主要 由三大部分构成:绿地、室外活动场地(游憩场地)和园林小品,这一阶段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可概括为“绿化+场地+小品”的小区绿化模式。这种模式下的环境设计集中表现为绿地的分级与组织以及环境要素的配置,强调绿化覆盖率。此时,绿化覆盖率的高低成为衡量居住区环境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
在这一时期,居住区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基本是由建筑师包办,环境设计工作是建筑设计完成以后的工作延伸和深化,并未从建筑的规划、设计中分离出来,也未形成一个独立的职业。

2.1.2 景观设计阶段 

九十年代后期至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及产品风格都较以往有很大不同,出现了围合式布局,朝向变化比较多。环境意识的加强导致人们择居价值观的改变,市场竞争的强化导致开发商不得不重视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于是,房地产规划开发理念也从“卖地段”到“卖环境”的市场营销阶段,景观成为主要卖点,小区内的一树一石都是提升居住品位的必要构件。“生态”、“以人为本”等宣传性口号标新立异,不断涌现。环境投入越来越大,成本大幅上升,开发商不惜重金纷纷邀请国际级的环境设计师来助阵。建筑风格和景观设计趋向多元化,追求精品品牌的营造。
同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国内的园林设计思想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时期,再加上国外景观设计思想的融入,居住区景观设计理念跟着时代的步伐逐渐进步。其中包括设计主题的确立,设计范围的扩大,设计手法的丰富以及“以人为本”、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等等。与早期单一的小区绿化模式相比,这一阶段的景观设计前进了一大步。
 
 

2.2 珠三角地区住宅住区现状调查分析及评价

 
 
一般来说环境景观艺术是与意境、自然、文脉和公众四要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环境景观艺术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关于生活的享受。时代在前进,城市在发展,乡村在进步。居住小区建设中我们创造了一系列的生活空间,同时也创造了一系列的环境景观。国内外都有许多动人心扉的景观经典之作,他们肩负着人类历史的文明,有很多成为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标志和象征,也有很多成为市民最爱聚集的场所和津津乐道的对象。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目前居住小区景观的现状和我们心目中的理想环境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从表面上看,各种景观物质形态具备,但借鉴之感、拼凑之味太浓,与环境不能自然的融合,找不到历史文化传统的根基,缺乏灵气、缺乏意境,从而不能传达一种文化的内涵与韵味,给人的感觉只是表面的热烈,或者是似曾相识的表面的重复。其中也不乏以个人主观的偏爱代替公众的喜好,偏离了大多数人群的兴趣所在,所以也难以取得大众在环境心理与使用情感下的共鸣,不能够达到人性化设计的目的。目前,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景观策划的迷信 在 21 世纪房地产方兴未艾、景观开始被大规模的重视的时候,出现过很多所谓对地产项目的策划,即以一个看似充满诱惑力的主题来炒作,从而吸引客户的方式,不可否认,那时曾经深深地抓过客户的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一个玩“概念”的时代,消费者对于住区景观上没有成熟的、理智的认识,一味地以为“看上去很美”或“听起来很美”就是个成的景观。而当代在房地产己经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客户们已经自己对住区景观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居住区景观小仅仅是用来“看”的、而史多是用来“用”的,这就使得客户们开始渐渐的离开迷恋“炒作”的看法而转向看实际效果,对住区景观要求精益求精。当代是一个要求产品的时代,这时候如果发展商或者景观设计者要用浓彩重笔来做某某主题,单纯的为了炒作的话,空、泛、大的概念似乎可以用,但是对于真正的做景观来讲是毫无价值的。
主题和概念只是用来炒作的,而绝对不是把握景观设计用的。所以一个优秀的景
观设计者一定不能在主题上迷失自己,而应该切实的从客户的需要考虑。
设计程序的分离 现在很多居住小区的设计程序都遵循了一个流程——规划、建筑、景观。甚至等建筑物开建了以后才开始做景观。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对一个居住小区来说,规划、建筑、景观是三位一体的。从整体上来看,规划确定小区布局、建筑确定住宅形式、景观确定小区外部空间形式,似乎三者是互不相干,可以分期进行的。而实际上,要建成一个优秀的小区设计的过程应该是统一连贯的,这其中需要三者通力合作,从整体角度来说,更人性化的小区在外观上应该是一个大的景观项目,无论是规划还是建筑应该纳入这个“大景观”范围内。那么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景观设计应该是贯穿始终的。如果把这个过程分解来看应该是下面三个程序:
①第一阶段。以规划设计者为龙头,建筑设计者和景观设计者为补充。在这个阶段,规划设计者把握整个小区的建筑出房率和交通结构组织等问题。而建筑设计者要针对小区最初的定位做出大约的房型体系供规划设计者参考;景观设计者要把握整个小区的景观轴线和景观中心,从景观方面入手给与规划设计者关于绿地空间组织的建议。在这个阶段里,景观设计者要跟规划设计者一起组织好“大景观”的软硬秩序,根据自然条件组织好“大景观”的地形地貌。
②第二阶段。以建筑设计者为龙头,根据居住小区定位和规划设计者提出的要求来进行房型设计,根据在第一阶段里“大景观”的视廊定位来确定建筑物的面宽和退线,根据“大景观”的地貌定位来确定每个位置上建筑物的地坪标高。而景观设计者要在此时提出景观节点布局图跟建筑设计者共同探讨,建筑外立面与景观小品的协调,建筑屋顶退线与小区生态的一致,建筑开窗方向与景观节点的统一等都是建筑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一同把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里,景观设计者与建筑设计者共同努力,组织“大景观”中建筑物的介入,从而完成“大景观”的统一风格。
③第三阶段。景观设计师在前两个阶段跟规划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协调,理解了整个小区精神实质以后开始进行景观细部设计。这个阶段是景观设计师发挥的主要阶段,也是“大景观”式居住小区的完成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景观设计师要把前两个阶段里模糊的、笼统地概念转化为清晰的、精确的实物,从而完成整个居住小区的设计。
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包容的漫长过程,在整个设计阶段,设计师只有相互配合,总体把握各种设计的性质,才能够把握整体居住小区空间环境的外貌及内涵,做好一个经典的人性化的居住小区项目。
景观设计盲目模仿西方园林 目前很多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趋于向欧美等西方园林形式靠拢,很多居住小区都打着“法国小镇”、“荷兰小镇”等的旗号,采用了大量的模纹花坛、欧式花架及方尖碑等造园元素。园林设计师一味追求“洋”化的人居文化,追求所谓的高级品位,而丢弃、忽视了几千年来中国所固有的深厚的传统居住文化底蕴。这固然从某种程度上抓住了某些客户对西方园林的向往之情而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很不智的做法。首先的一大问题是模仿出的景观往往只能做到“形似”,而西方园林的神韵却未必抓得住,于是整个社区景观往往在人们眼里会显得不伦不类,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次,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景观设计必须要与当地的气候地理、人文环境相协调,西方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园林的存在都有着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忽略背景、直接照搬的后果就是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脱离而显得孤立单薄。最后,从人的心理需求来看,人们固然会对新鲜的事物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是居住小区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部分,更主要应该体现出人的舒适性问题,既人在其中,有“家”的感觉,这个“家”的含义就是必须与深植于人们内心对于环境的要求相协调。而这种人们内心对于环境的要求往往在与人们对于中国园林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而在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他们认为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曾专门论述过自然美的缺陷,他指出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认得意志加以改造,才一能达到完美的境地。而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恰恰相反,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畅神”。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反映在造园艺术上追求便各有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这种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就必然呈现出一种儿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前变万化,仍有规律可循。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违反形式美的法则,因此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一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一下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化,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结构松散,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正所谓“造园无成法”。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曲径通幽处,禅房草木生”,“峰会路转,有亭翼然”,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一个好的园林,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但由于侧重不同,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中西相比,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充满了偶然性。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含蓄与偶然性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相反,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
 
从以上对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园林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由于中西文化本质的不同而产生的,由于文化的不同、人们的行为心理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园林景观。因此,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我国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应该根植于为漫长历史所证明符合中国人的行为心理的中国园林设计方法,然后可以在符合我国人民的审美情趣和行为心理的前提下,适当的借鉴一下西方园林的设计理念,从而创造出属于中国的现代的人性化居住小区景观。
 
目前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设计的弊端
①绿化率严重缩水。
这是现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不少新建居住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合理的居住小区绿化用地约占居住小区总面积的 60%,绿化率的标准不能低于 37%,而不少居住小区却达不到这样的标准。这主要是来自于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时的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比例的失调。
 
各类园林花卉植物属于软质景观,是居住小区绿化中有生命的主要造园和造景要素,它们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多姿多彩的布置形式,不但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装点人们的生活,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美化、彩化、香化环境的意识;不但能够取得最佳的环境效益和视觉效果,而且能够获得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在许多居住小区绿化设计里,设计着者或决策人员的园林植物造景意识不强。在少得十分可怜的可绿化空间里,不是以植物造景为主,却硬是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无生命的景观,使居住小区内中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严重失衡。他们没有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角度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设计,没有考虑居住小区绿色空间应具有的多样化功能而是注重美观和造价以求较高的取费标准,注重硬质景观在图纸上的丰富表现,拿景观效果图来做迷魂汤,以求迷惑市民和迎合房地产商的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态。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结果,使人们所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社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违背了人性化设计准则。
 
②选用树种、花卉不当
当代很多居住小区绿化种植拆巨资采用非本地的树种和花卉,发展商和设计者常常把此作为亮点,而实际上,这种非乡土植物的栽种不仅仅增加了施工成本,给后期的养护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往往因为这种植物成活率不高而导致一个阶段后居住小区内产生凋零的“败”像,而最终导致了居住小区景观绿化的失败。居住小区绿化要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这样不但可以降低绿化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管理养护。由于居住小区内居住楼的数量、高低、方位、空间大小等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局部环境,且造园植物又各有其特有的生长环境,因此植物的种植和艺术配置要依据植物的特性和特殊的生态环境来进行。
居住小区植物配置应注重乔、灌、草复层结构植物群落的建成,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化量,发挥生态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态作用。居住小区绿化在强调平面布局的同时,还要在垂直空间上注重乔灌木与地被植物及草的分层结构搭配。这样既有利于植物的抗逆性,又达到了多样化的生态效应,在总体布局中应与整个大范围空间环境取得一致,形成以小见大的生态系统平衡特性。多采用藤本植物和各式花卉进行墙面、阳台的绿化、彩化,并且充分利用花卉的各种造景形式来点缀,丰富居住区内空间景观,营造舒适怡人、自然和谐的生活空间。
③细部考虑不精缺乏亲切感
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终极日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而建成的许多环境作品却是只可远观,不可裹玩。景观不是让人参观的、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人是景中之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所。这些设计中忽视了对座椅,花坛,垃圾箱,照明灯具等细部的谨慎考虑,忽视了人的行为活动规律。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缺少可停留,驻足的场所。如今,有些开发商只考虑到卖点,不考虑居住者的使用,只考虑销售的短期效应,不考虑投入使用以后的长期维护成本。如某小区时的概念性炒作,在区内设计了多处水景,有瀑布、泳池、喷泉等,但由于投入使用后,运行维护成本过高,不得不间歇使用,成了滋生蚊虫的臭水池,住户们怨声载道。
绿化与小品相得益彰区内如此的景观设计是一种目的极不明确的表现。环境景观的评价要素是功能性和功利性,而不是外观的做秀。人既是自然人,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以在做景观设计时应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住宅小区中那些展示性的,不为人考虑的设计,从根本上来讲是不尊重人的体现.,如上海的陆家嘴花园的环境设计,细部设计少得可怜,人在这样的场所中感受不到家园的温馨。植物配置也是环境设计中的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设计内容,大到整体环境,小到一棵树的位置都需要设计者的反复推敲。
细部设计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对自然与人关系的重构。比如为在小区设置无障碍通道,体现对残疾人的关爱:老人和儿童的休憩活动场所应避开车流等等。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特殊性也体现在它是社会交往的场所,可以修补工业社会冷漠的人际关系,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对细部设计的忽视很可能使得居住区的建成环境变为二次更新的对象。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缺乏人文思想和归属感
当前很多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热衷于营造图面上美观的景观环境,以至于施工以后的景观效果像是一幅飞机上鸟瞰起来优美的图画,但遗憾的是,这种景观设计往往因为忽略了居住小区景观与人的交流性,导致偏离“以人为本”,而成为设计师个人主观爱好的产品。
景观的交流包含两个内容,即景观与人的交流和环境中人与人的交流:
①景观与人的交流。在工业痕迹日益掩盖城市面目的现代,人们需要在居住小区中休养生息,这包括了人在居住小区中身体状态的放松和心理状况的愉悦。而这不仅仅需要景观给人以审美艺术上的“悦目”,更需要人们能够被景观所吸引,并且自动参与到这个景观中来,通过在景观中的活动达到“移情”。从某种情况下讲,一个优秀的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应该能够是使人们从繁忙紧张枯燥的工作状态中转移出来。举例来说,当我们为某件事情烦恼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一群人在玩一场游戏,显然我们的烦恼仍然还是烦恼;但是如果我们本身也参与到这个游戏当中来,游戏的乐趣让我们暂时的把烦恼忘掉,那么游戏就对我们产生了“移情”的力。对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要求也是如此,当人们散步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上、当人们在湖边眺望晚霞、当人们在花丛中留恋花香,景观就与人产生了互动,从而达到“移情”作用。
②景观中人与人的交流。人们固然需要在景观中独自欣赏景色,但是更重要的是人们渴望在居住环境中能够与同类进行轻松的接触和交流。这种接触与交流包括两个方面:直接性的交流和间接性交流,大多数人与其说是因为喜欢景色而在居住小区环境中流连,不如说在环境中可以找到互相交流的对象,或者得到观望他人活动的机会。居住小区中人与人直接性交流是指人们一起参加游戏或者活动;间接性交流是指观望自身周围的人类世界。
一个人性化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必须要考虑到景观中的交流成分,否则,景观将成为居住小区的一个摆设品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图  某小区的户外景观设计实景:设计师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注重人与人交流场所的设计。
 

2.2.1调查地点 

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小三角  自然地理洲计),以大三角洲计,亦在北纬23°40'-21°30'之间,即绝大部分属于热带范围。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和惠州、清远及肇庆。全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3.4%,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1.4% ,近年来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呈现出农村工业化程度高、城乡一体化进程快等特点。  
  珠江三角洲从地形界限看,罗平山脉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罗平山脉以西为西江谷地区,习惯上称为粤西山地;山脉以北为北江水系,或称为粤北山地。东侧罗浮山区是三角洲的东界。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热带特征反映在河网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宽深水道发育。但由于发育历史由中更新世后开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长江、黄河三角洲最大差别是形成历史短,沉积物厚度小,而向海湾推进则较快。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湾内的多河道上淤积而成的,故地貌称为复合三角洲。如广州就有“三江汇总”之称。 
2.2.2水体景观 
建筑风格是建筑的个性和特征,通俗说法也即是建筑形式和外观形象。它往往具有民族与时代的特征,是建筑艺术和审美价值的直接体现,所以被歌德称作“凝固的音乐”。
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发达,接受外来事物的能力较强,本身又有浓郁的岭南文化风味,故建筑风格丰富,主要有风靡一时的欧陆风格建筑(如翠湖山庄、海伦堡、罗马家园等)、民族风格(岭南派的碧云天,徽派的云山诗意等)、自然建筑风格(如竹韵山庄、华南御景园等)等等()。在居住小区人工水景观的设计和营造时,要与居住小区建筑风格相一致,才能和谐协调,相得益彰,体现出建筑形态学中形与形,形与底的完美结合。如果“欧式建筑风格”的居住小区采用“楼亭阁榭”,融入东方风格,则会显得不伦不类,破坏了水景意境。人工水景观还受到规划设计水平及施工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2.3绿化 

景观设计除遵循生态绿地设计原则外,还紧密结合岭南建筑风格和形式,重视庭院设计的人文背景和审美情趣"从岭南传统习俗如岭南戏曲、绘画、民间工艺等方面吸取营养,以传统粤曲名字为“围合院”庭院命名,如“春风得意”、“红棉花开”等,并结合主题选配岭南特色树种,运用琉璃瓦、青砖、天然黄蜡石等岭南特色材料凸现岭南个性"同时,设置入口花架长廊、古典的漏花隔断、精致的艺术盆景、若隐若现的石景假山进行点缀,再配上韵味十足的对联、婉转悠扬的广东音乐作为背景,从而把植物的生态效应!庭院功能和审美情趣等各种要求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整个小区采用自由式园林小径,道路地面铺砖饰面,打破水泥路的呆板,道路边与绿化带不规则交接,让人感觉自由活泼;步行商业街前布置弯曲、流畅的水系,自由地引导人行流线"此外,广种红棉树、鸡蛋花树、蕉树、荔枝树、大叶榕树等岭南树种,体现出岭南园林的特色 
 
 

2.2.4小品 

居住小区内建筑小品设置的目的是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是构成居住小区景观的一部分。建筑小品的设置要根据居住区的形式、风格、居住环境的特色,居民的文化层次与爱好,空间的特性、色彩、尺度以及当地的民俗习惯等,选用适合的材料、小品的形式与内容,与居住小区环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从而成为有机的整体。
居住小区小品设计应从使用功能出发,在整体环境的统一要求下,与建筑群体和绿化种植密切配合。切忌不必要的堆砌,过分豪华的装饰和过多的东西堵塞有限的空间。现在有的居住小区绿化空间里充斥着比例失调的雕塑,缺乏美感;有的小区中心绿地中建了不少亭台楼阁,挤了绿地,既不经济又不美观。居住小区建筑小品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给人用的,当我们设计和安装小品时应该处处为居民着想,如何方便他们使用。为此,小品要突出实用价值,又必须具有艺术性。要密切结合各年龄组居民活动的特点和需求:供儿童活动用的小品要有趣味性;青少年用的小品要轻快、明朗;老年人用的小品要朴素大方、平易近人。
 

3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基础理论 

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现代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大方面内容。纵览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实例,任何一个具有时代风格和现代意识的成功之作,无不饱含着这三个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虑,所不同的只是视具体规划设计情况,三元素所占的比例侧重不同而已。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元素对于人们景观环境感受
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通过以视觉为主的感受通道,借助于物化了的景观环境形态,在人们的行为心理上引起反应,即所谓:鸟语花香、心旷神怡、触景生情、心驰神往。一个优秀的景观环境为人们带来的感受,必定包含着三元素的共同作用。这也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三境一体——物境、情境、意境的综合作用。现代景观环境设计同样包含着传统中国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环境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理环境。这方面需要对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研究。

3.1.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同时,“强调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所在”。景观生态学一词是1939年由著名德国地植物学家C.Troll在利用航空象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首先提出来的。目前,它作为生态学的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并在实践中有多方面应用的分支,已牢固地确立了地位。
由于历史发展和研究理论体系的不同,该学科大致分为欧洲学派和北美学派。景观生态学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30 年代的欧洲。1929 年德国区域地理学家 Troll 最先提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20 世纪 70 年代荷兰生态学家 Zonnevel 和以色列生态学家 Naveh 在总结以前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欧洲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专业特点。北美的景观生态学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兴起。从 1981 年开始,欧洲景观生态学被逐渐介绍到美国,1986 年 Forman 和 Godron 出版了《Landscape Ecology》一书,极大地推动了北美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在该书中,Forman 和 Godron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缀块一廊道一基底”模式。同年成立了美国景观生态学会。总体来说,欧洲的景观生态学以德国为中心展开,受地理科学、植物社会学、生物控制论影响较深,北美的景观生态学在继承欧洲学派的特点基础上,更加侧重于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岛屿生物地理学。
纵观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 30 年代末)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应该追溯到 19 世纪初期现代地植物学和自然地理学的伟大先驱者,德国的 A.von Humboldt。是 Humboldt 把景观这一概念引入科学中的。后来,他的思想由两方面的学者继承下来。Grisebach、Kerner、Drude、Schimper、Games 等地植物学家代表一方面;ьерг、капесник 等自然地理学家代表另一方面。
后一方面后来发展成为前苏联自然地理学中的景观地理学派。地植物学方面的工作则为景观生态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②形成阶段(20 世纪 40 年代到 80 年代初)
自从 1939 年 Troll 提出“景观生态学”名词以后,大多数类似研究就在“景观生态学”名称下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欧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地区,其中德国、荷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又是研究的中心。德国在这时建立了多个以研究景观生态学为任务或采用景观生态学观点和方法进行各项研究的机构,如汉诺威技术大学的景观护理和自然保护研究所(以 Buchwald,Langer 为代表),Rintelen 私立理论和应用植物社会学研究所(以 Tiixen 为代表),Gottingen 大学地植物学研究所(以 Ellenberg 为代表),设在 Bad Godesberg/Bonn 的联邦自然保护和景观生态学研究所(以 G..Olshowy 为代表)等。这些机构都为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特别是在实际任务(如:景观护理、自然保护、区域规划等)中的应用作出了贡献。Rintelen 私立理论和应用植物社会学研究所在 Tuxen 教授主持下于 1968 年召开了德国“首届景观生态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与此同时,在德国一些主要大学设立景观生态学及有关领域的专门讲座。荷兰的国际空问调查和地球科学研究所在LS.Zonneveld 领导下,利用航片、卫片解译的方法,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由于荷兰景观生态学家的活跃,该国较早成立了荷兰景观生态协会。在中欧国家中,捷克斯洛伐克对景观生态学的重视尤为突出,该国也很早就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景观生态学协会。美国的景观生态研究开始较晚,70 年代后期才开展研究,其主要成就己经表现在下一阶段。
③发展阶段(1982 年以后)
1981 年在荷兰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上确定要组建一个国际景观生态学组织的工作原则,为成立国际组织作了准备。1982 年 10 月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的“第六次景观生态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正式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Landscape Ecology,简称 IALE ),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一个新的蓬勃发展阶段。IALE 成立后,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显示出三个特点:一是研究和教学活动普遍化,二是国际学术活动频繁,三是出版物大量涌现。
 

3.1.2 绿化的生态性

  ①绿化系统的生态作用
绿化是建筑空间的柔化剂,由“乔木——灌木——地被”所组成的绿化生态系统既能美化居住环境,提高景观的多样性,还可以起到隔热、截水、固土、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和调节小气候和减弱噪声等作用,能很好地调节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平面只能创造二维的绿化效果,而山地上却可结合挡土墙、护坡,创造出生动的三维立体绿化空间。三维的绿化空间比二维的绿化空间多出一面垂直绿化,扩大了总的绿化面积,解决了建筑用地与绿化面积的矛盾,从而带来更佳的建筑小环境。
山地住区为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一般采取三种布局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山地地形,使建筑布局紧凑、集中,尽量减少建筑所占地表面积,尽可能多地保留自然地带原有植被和地形;或把一部分功能用房埋入地下,尽可能地扩大用地范围内的庭院、绿地,并使其与周围的街道绿化融为一体,形成住区里的许多“绿洲”。另一种作法是将建筑的屋顶、平台、阳台联成一片,种植树木,铺设草坪,形成“空中花园”(图 3.1)。第三种做法属于个别情况,即:把“空中花园”绿化、地面绿化与下沉广场绿化结合起来形成台地绿化,构成多层次的立体绿化体系。此外,建筑物入口处、道路边、踏步旁都可以“见缝插针”地配置绿化,这些大大小小的“绿点”一起疏影婆婆,与建筑形成对比,增添了居住景观的诗情画意,十分引人注目。具体说来,就是应根据山地特征,结合具体的环境及气候特点,做到因地制宜,点、线、面、体结合全面发展。不同级别的绿化设施,应赋予不同的活动内容,并使其相互渗透,做到点,做到因地制宜,点、线、面、体结合全面发展。不同级别的绿化设施,应赋予不同的活动内容,并使其相互渗透,做到点、线、面的完整结合。同时利用自然地形的高差组织绿化空间层次,运用中国古典园林或现代园林的造园、构景手法,将集中绿地和小游园精心布置,以植物为主,辅以山石及各类建筑小品,可获得安宁的气氛和优雅的景致。
将此方法推而广之,把自然环境作基地,住宅建筑当小筑,将住区环境作为大型园林进行整体设计,取山地自然之势,使居住环境具有园林的意趣,并使建筑犹如点缀在绿化丛中,居民能充分享受到怡人的室外环境,环境更加贴近生活。
②绿地规划中的生态思想
较早提出系统地运用生态手法进行规划的是麦克哈格,他在 1969 年出版的著作《Design withNature》中,提出了在对区域环境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和区域开发。在自然环境的评价中,他提出了自然价值的概念和运用叠加法分析评价环境状况。叠加法是指将现状绿地、排水系统、水文、表层土壤分布、野生动植物分布等自然条件和状况制作成图纸,通过将这些图纸重合叠加,达到综合把握图纸所表现的各类相关环境条件之间关系的目的。这种手法的特征在于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划分自然条件,提供用来判断土地开发适宜性的材料。
地下水、含水层等水文条件图为基础,将土壤、植被等进行叠加分析,明确了水循环系统与其他自然条件的关系,从而为正确制定下一步的开发规划奠定了基础。
麦克哈格的方法是生态的规划分析法,即指规划应该在充分掌握各种自然条件和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制定,规划的结果和产生的开发活动不应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破坏。拉尔鲁(Lyle)和特纳(Tuener)继承了麦克哈格的生态方法思想,将绿地规划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相结合。其中,拉尔鲁在 1985 年出版的《设计人类的生态系统《Design for Human Ecosystems》一书中,提出了以生态保护为目的的绿地空间系统的 4 种配置类型:分散型(图 3.2)、群落型(图 3.3)、廊道结合型(图3.4)、群落廊道结合型(图 3.5)。在分散型配置中,绿地分布在每个单元内,彼此之间缺少联系;群落型配置则将绿地集中于各个单元边缘或者跨单元边界配置:廊道结合型指沿着生物多样性高的河流、水路等自然廊道配置绿地;群落廊道结合型将自然保护地通过绿地廊道结合起来。特纳(Tuener)在 1987 年提出了 6 种绿地配置形态,即可以容纳多种休闲活动的集中型配置(图 3.6)、相同服务半径的均等型绿地配置(图 2.7)、与其他公共设施的配置相互结合的混合型配置(图 3.8).沿建筑物边缘配置的边缘结合型(图 3.9)、保护水环境和生物的水系活用型(图 3.10)和蛛网系统型(图 3.11)。拉尔鲁和特纳的绿地配置模式中关于群落、廊道概念的应用反映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
David Nicholson-Lord 在 1987 年出版的专著《the Greening of the cities》中,详细地论述了将维持生态系统的绿地空间网络化的重要性。他高度评价了美国城市公园系统在生态建设上的意义,认为将城市中的绿地和开放空间有机地连接起来,可以有效地维持生态构造。因此,他主张将从生态的角度将绿地系统化作为城市基本战略。

3.2 景观美学理论

景观是客观存在的“景物”(形、色、质)与作为审美主体的“观察者”之间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光线、视角等条件下与客体的视觉信息传递与感知产生景象。因此,本文除了研究山地居住环境景观及其组成元素外,还引入居住视觉环境的概念。针对有山地特色的居住视觉环境作相应的分析。

3.2.1 视觉景观的趣味性 

①山地气候条件下的居住景观
在山地气候条件下,山体植被茂盛,引来鸟语花香,加之山体多变的形态,使山地风景如画,如果有充足的水分,山体周围还会形成烟雾缭绕令人心旷神怡的仙境(图 3.14)。各个地域范围内山体地质、成因、外形形态各具特色,是住区最有力的地标。 
山地气候同时给居住景观带来影响,温度、湿度条件影响住区户外活动,光照条件、降水影响住区形象的色彩变化和视觉效果,风的频率对住区布置形式产生影响,有些住区几乎由气候因素直接形成。
②山地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视觉景观山地多变和不规则的地形(图 3.15),从地形构造空间尺度特点分析,存在着以下几种视觉空间(图 3.16):
·全向型,如:峰顶、岛状高地等,以环景为特征,内部视觉联系薄弱,表露外向。视野开阔。
·多向型,如:坡地,以全景为特征,内部视觉联系薄弱,表露外向。是半开敞单面视线空间。
·双向型,如:峡谷等,以通廊为特征。为线状视线空间。
·单向型,内部之间有良好的视觉联系,空间半封闭。视线内聚。
·内向型,内部视觉联系强,空间封闭。视线内聚。
“控制点(峰顶、半圆剧场型坡地的突出呷角、平地上的岛状山丘)、分割视觉空间的条状地形(冲沟、山脊)和天然构造轴线,是视觉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视觉空间特征的地形对形成住区建筑物和外部自然环境的视觉联系、构成不同景观有着重要影响。高低参差的用地能产生各种不同特征的视觉联系,形成广度、深度和层次各有不同的近景、远景与外景。具有独特风貌的地形和着有特色的建筑,斜坡、悬崖、峭壁,加之错层房屋及勒脚建筑、挡土墙、梯道等,使居住面貌丰富多彩和具有个性。
山地场地空间形态千变万化,每座山地建筑的基地条件可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不同的基地条件,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法,建筑的空间形态组织与地形特征紧密结合,常常可以形成丰富的、颇有趣味的空间表现形式,如:著名的罗马“西班牙大台阶”以层层平面的转换达到整座阶梯的律动变化,连续的弧线、清晰的节拍、流畅的线条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舞台般的背景,阶梯的任何一个踏面都可以停留、驻足,成为杰出的户外剧场。丹下健三设计的尤加里幼儿园位于一块形状不规则并向南倾斜的山坡地,按地形起伏建起了台阶状的扇形幼儿园。在剖面设计上把自然环境加以保留,处理成几个平台,结构形态可以上下方向灵活变化;
在空间上通过各种坡度的放射性道路和混凝土板覆盖的半室外空间,将建筑物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建筑空间生动而有趣。
 

3.2.2 视觉景观的动态性 

①由地形高差引发的动态性
山地建筑位于高低起伏的地形当中,为了解决竖向交通,踏步、坡道、楼梯等消化高差的过渡性空间必不可少,这些过渡性空间有的与室外空间相结合,有的安排在室内。踏步、坡道等元素对建筑空间或群体的流线起到导向作用,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外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引发特殊的动态性,形成具有特殊意味的动态空间。丹下健三设计的日本兵库县三田市北摄新城南区第五住宅区(图3.17),将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处理为步行林荫道,由此解决竖向交通问题,并联系各居住单元,层层叠叠的踏步既是过渡性交通空间,又是整个建筑群的骨架,将群体的连续空间变成一个生活共同体。
②由时空变化引发的动态性
·时间:山地城镇居住环境景观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一树丛,会有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春天开花,夏季浓萌,秋季结果,冬季落叶,这种居住景观具有动态性。世界上万物是运动的、变化的—静态是相对的,而动态是绝对的。一栋建筑物长期暴露在风吹雨淋日晒中,建筑物外表面也会有不同变化;就是在一天之中,建筑的阴影也有不同的变化,这同样形成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景观。
·空间:“景物的形象信息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如果人在一定的距离、一定的方向、一定的角度来观赏景物,接受景物形象传来的信息,这种景观称为静态景观。
当人们在运动中,走动或乘交通工具边运动边观赏景物,观景的距离、方向、角度随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得到景物形象的信息,也是变化的,这是一种随空间变化的动态序列景观。动态景观会因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同一处城市景观,如果你乘飞机,或者火车、汽车、自行车,或者步行,会得到不同的观赏效果。”
③由视线互动引发的动态性
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视觉环境景观的研究范畴:
1)从主体,即观赏者的角度研究居住视觉环境,主要是研究居住景观的观赏点、观赏路线、观赏角度、静态观赏和动态观赏等,并且充分考虑如何为主体提供观赏条件。
2)从客体,即从居住景观的角度出发,从点、线、面、体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不但要重视山地居住空间形态的演化对居住景观带来的影响,也要重视山地居住景观所表达的内涵和意义。
观景具有从某一点向别处看的意思;景观则是指作为对象而从各个方面来观赏,简而言之就是看与被看。“你在桥上看风景,楼内的人在看你”。在住区中,作为主体的人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是观景的主体,另一方面住区中的人、人的行为也构成了住区中人文景观的一部分。同样,一些建筑物、构筑物作为人们的驻留地为人们提供观景条件,成为了观赏点。这些观赏点要不是住区中的海拔高处,要不就处在住区的开阔之地,往往造型生动,它们本身也就构成居住景观,所以,景观与景观视点有着互动的微妙关系。另外,住区中在不同的区位布置居住景观点,这些景观点往往构成序列或轴线的空间对应关系,处于一种无形的视觉关系网络的制约之中。在古代的造园艺术中对“景”的位置选择或建筑物本身都有着“看”和“被看”这两种视觉的制约。这种制约关系有时表现得很明显、很严格,有时则不甚明显。这都取决于景观的互动性和景观互动的效果。如是被用作对景的对象、框景的景框,它们之间的制约关系通常比较严格,而作为一般的借景,则制约关系就不甚严格。在西方,不论是群体组合或城市规划,都很讲求在轴线的终端或交叉点处设置“底景”以满足视觉要求。当景观和景观形成有序列的复合景观,也就创造良好的景观视觉环境。

3.2.3 视觉景观的多维性

①多维居住景观的概念
本文中的“维”就是指居住景观的视觉面、视觉角度,是一种空间的概念。居住景观系统作为居住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主要是形象要素的组合(色彩、光影、地域、气候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域和不同的时间去感受住区都能得到不同的空间感觉和住区印象,因此我们说居住景观是多维的。“住区多维景观”(Mutt-dimensions urban landscape),也就是指人们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在多个数值(时间、地形、位置、气候……)的不同作用下所获得的居住景观的多种空间感受。
②多维景观分析
景观总是相对于观景者而言的,按观察者所在位置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可分为远景(200m)、中景(70——100m)、近景(6m)等三个层次。在城市外围远眺或登高俯瞰可以观察到城市的全景。在城市中心居高而望,可观察到城市的中景和近景。
远景可以通过形成对比的近景而予以加强。在观察者对被视物反向运行中,随着他们之间的视距增大,被视物的能见范围也逐渐从其细部、局部向整体转化。按观察者本人的观察方式可分为:动态景观与静态景观。观察者在一个固定地点观察可以得到静态景观,静态景观具有画面美。观察者以运动的方式观察则可看到由一系列画面所构成的连续景观,如:身在车中或在缆车上观看动态景观,具有韵律美。人们对空间景观的感受与人们的运动速度(步行、乘车)有关,高速行进中的人只能把握物体的外形与色彩,步行者则可观察到一些形体、色彩、质感细节。由于景观通常是由观赏者在运动中去感受,对景观可通过设计及布置可强化视觉效果,也就是造景艺术,我国古代便常常通过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和忽而幽闭的造景手法而取得景观的多维性特点。透过松散的叶丛的一膘,看到狭长的框景,再到较开阔的地段;然后将兴趣逆转,看透景,看衬于视景下的物体;再将兴趣逆转,透过树丛看与视野相对的物体,然后集中精力于洞穴状的幽深之处,最后展现于眼前的是一览无余的全景。

3.3 景观行为学理论与场所理论 

    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多种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环境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这方面需要对于景观行为学的理论研究。

3.3.1 景观行为学理论

 人类的户外行为规律及其需求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依据。一个景观规划设计的成败、水平的高低以及吸引人的程度,争论也好,分析也罢,归根结底,就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户外环境活动的需要,是否符合人类的户外行为需求。至于景观的艺术品位,这是一个见仁见智、因人而异的话题,对于面向大众群体的现代景观,个人的景观喜好要让位于大多数人的景观追求。所以,考虑大众的思想、兼顾人类共有的行为、群体优先,这是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从基本的行为开始
研究景观中的人类行为,就不能不考虑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律。人类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可归纳为三类最为基本的要求,即安全、刺激与认同。这三类要求是融合在一起的,并无先后次序。
②人类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
景观规划设计强调开放空间,我们关注的行为亦是人在户外开放空间中的行为,诸如街道中、公园里、广场上、学校大门口的活动等等。可以将这些活动归
纳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选择性活动和社交性活动。所谓必要性活动就是人
类因为生存需要而必须的活动,比如等候公共汽车去上班就是一种必要性活动,
必要性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受环境品质的影响。选择性活动就是诸如饭
后散步、周末外出游玩等游憩类活动,选择性活动与环境的质量就有很密切的关
系。好比同样两条路,排除快捷等功能性因素之后,一条美观洁净,另外一条坑
坑洼洼、藏污纳垢,我想大家还是比较愿意选择美观洁净的那条吧。社交性活动,
古代也有,现代则更加突出。公园里设一个露天舞台,三五个人组成团体,举行
聚会、Party 等等,都属于社交性活动。社交性活动和环境品质的好坏亦有相当大
的关系。总之三类活动都与环境因素有关。
③规划设计面向交往的景观场所
在三类活动中,我们更为关心的是社交性活动。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研究社交性活动涉及到交往强度的问题。具体地讲,就是要琢磨一个户外空间中可以容纳多少人,首先有一个数量的问题。面积大小等同的空间,一种能容纳 10 个人,而另一种则能容纳 1000 人,从这种数量的差别便可看出交往的强度差别。
除与空间场地的规模相关,交往强度还与空间场地的质地、质量有关。就拿最典型的广场来说吧,在规模相同的前提下,一个广场 2/3 是硬地,另一个 1/3 或者 1/4 是硬地,显然前者的交往强度大于后者。现代景观设计从规模上决定了我们考虑安排的活动是公众性的、群体性的,城市中大型的活动空间最核心的活动是社会交往,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个大方向一定要抓准,不能片面对待城市开敞空间场地,一味地强调要结合自然。把自然搬到城市中来,这一点没错,但若远离了“以人为本”的主题,大方向就有问题。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也有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景观形象,二是生态绿化,三是群众使用。对于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特别是城市高密度中心区,群众使用是一最为基本的层次。讲到交往,可以分为高强度和低强度二类。亲密的朋友、亲人及说得上话的那种交流,属于高强度的交往。另外一类,诸如路人之间目光的交流、人看人之类的交流,就是低强度的交往。将这两种方式落实到空间场地中,比较狭小的空间适合高强度的交往,相对开敞的空间适合低强度的交往。所以我们要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有意识地强化这一方面的内容。人看人最典型的环境就是广场中的露天舞台,舞台上并不一定每天都有表演,但每一个站在舞台上或坐在观众席上的人都会有看与被看的感觉,这即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方式。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即提供指示,如广场中有一块碑,刻了些字,叙述了一个故事,这也是一种交往,一种信息的转达,即用一些标识图案、雕塑等传达某种信息,诸如此类,都算作交往。在强调信息交往的空间中,这些内容都应考虑进去。
从表 3.1 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择性活动受环境品质的影响最大,社交性活动也受一些影响,必要性活动就基本上不受影响了。中国目前的景观规划设计还处于保证必要性活动空间的层面,离创造优良的环境品质以促进选择性与社交性活动的进行还有一段距离。
   ④景观行为的空间格局
和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直接相关的景观行为构成的基本元素(表 3.2):需求、容量、组群、性质、规模、感受及空间布局模式—格局。
这儿所讲的空间格局并非规划设计的空间布局,而是人的行为的空间格局。即将社交性活动放在哪里?选择性活动放在哪里?等等。需求是用户的需求。容量也是行为的容量,其中最主要的有一个人数的问题,而容量亦涉及活动的性质,一百人坐在那儿念佛与一百人站在那儿舞蹈相比:它们所需的空间大小也是不一样的。组群里面还有一个文化的概念,实际上具体到某个规划设计,我们所讲的人己不是笼统抽象概念上的人,而是有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的个人群或组群。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组群,规划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景观空间场所。性质是指行为的性质,这个空间的行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内向聚集的?还是外向离散的?规模就是这种行为占据的空间场地大小以及花费时间的多少,规模包含时间与空间这两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貌似简单的单个因素,一经各种排列组合,就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景观行为空间格局,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琢磨。

3.3.2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 

① “场所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异彩纷呈,后现代城市设计显示出开放包容的特性,将社会文化领域和建筑学领域的多种思想和主义源源不断的引入其中,促进自身的开放和成熟。挪威建筑师和历史学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一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 一 Schu1z)的“场所精神”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非物质设计的兴起现代主义发展到后现代时期,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一种新的设计观也悄然而至—非物质设计。非物质设计理论的确立和设计理念的提出,是当代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变迁:即从功能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合理需求、人性化需求)。在人与物、设计与制造、人与环境以及人们对设计的认识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北欧人情化与地方性盛行北欧的工业化程度与速度不及产生 20 年代“现代建筑”的德国和后来推广它的美国那么高与快,北欧的政治与经济也不象他们那么动荡,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与干扰也不那么大。此外,北欧的建筑一向都是比较朴素的,因而,他们能够平心静气地使用外来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具体实际,形成了现代化的具有北欧特点的“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建筑。
·二战以后,人们对无条件的采用新技术形成的形式上的雷同表示反抗。“多元论”按诺伯格·舒尔茨的解释,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形式主义,其对形式的基本目的是要使房屋与场地获得独特的个性。可见他们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而在形式上又强调自己的特点、倾向。人们对新技术的无条件的信任与表现造成的形式上的雷同表示不满,他们反对雷同,追求个性与特色。
②场所理论的主要内容
·生存空间:“恰像蜘蛛与它的网一般,每一个主体编织着其自身与客体特殊性质之间的关系,而后把这些股丝编织在一起,终了即可完成主体决然存在的基础。”这段话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空间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海德格尔说,“生存是空间性的”,说明空间是人类社会生活、宗教道德、哲学思想的物质表现。“空间是生存性的”。“你不能把人和空间分开来。空间既不是外在的实体,也不是内在的经验。不能把人除外之后还有空间。”因此,每个空间不应仅仅是三度的物质实体,而是有社会生活属性的所在—生存空间。
·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认为建筑与大地、天空、神圣者和短暂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四者相互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建筑由此而获得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诺氏表达了“栖居”就是“存在”的意义。他认为,人要栖居,就必须能够在环境中辨认方向,并与环境认同。所以,“栖居”并不只是“庇护所”,其真正的意义是指生活发生的空间,是场所。
·场所和场所精神
1)场所
Norberg Schu1z 认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生活发生的地方,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它由人、动物、花鸟、树木、水、城市、街道、住宅、门窗及家具等组成,包括日月星辰、黑夜白昼、四季与感觉。这些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质”,亦即场所的本质。场所是空间这个“形式”背后的“内容”。诺氏认为,城市形式并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构图游戏,形式背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涵义。每个场景都有一个故事。这涵义与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等一系列主题密切相关,这些主题赋予了城市空间以丰富的意义,使之成为市民喜爱的“场所”。“简而言之,场所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这个整体反映了在某一特定地段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其自身的环境特征。因此,场所不仅具有实体空间的形式,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意义。
2)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也就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场所精神”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据诺氏说,它源自古罗马人对场所守护神的信仰。按这一信仰,场所不分大小,均有自己的守护神。是守护神赋予场所以及生活在该场所的人们生命和活力,伴随他们从生到死并决定他们的特征和本质。诺氏对“场所精神”概念的重新挖掘则更注重西方自古以来人对自然理解的神化或者说隐喻思维。他因此追溯诸如山峰作为天地联姻表现的说法、基督教将光视为知识和爱之象征的概念、以及文艺复兴时期浪漫和象征主义绘画所表达的自然主题。诺氏强调,通过这些追溯他无意重复远古的神话。他要重温的是,以往根据具体的现象特征所理解的“活生生现实”。因为他所谓的“场所精神”实际上就是这些具体现象特征的总和或“气氛”。在诺氏看来,如果说建筑的任务就是场所(即空间加形式特征)的创造的话,那么任何场所都是“世界中的世界”。既然意义就是关系,那么人造场所的存在意义最终就得在与自然场所的关系之中寻找。因此,“场所精神”一书不仅试图用光、质理、围合的程度、地面起伏的状态等具体的现象特征范畴来分析和描述自然和人造场所,更致力于二者的关系。首先,诺氏将西方南至地中海地区,北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自然环境分为宇宵性的、古典性的和浪漫性的等原型。此外,鉴于原型和原型之间不能截然分开而必有过渡,他也提出复杂性的原型说。场所精神又比场所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和意义。他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一种有意义的空间感。诺伯格·舒尔茨说,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场所,帮助人们栖居。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由“墙”包围的集中空间无所不在,院墙、宫墙、城墙乃至长城,环环相套,墙围合成的院落是生存环境的基本单元。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民俗民风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庭院模式作为一种群体空间组合方式,几千年来一直延续和发展,广泛应用于宫殿、民居、佛寺和园林等各种类型的建筑。在民居的四合院中,庭院供劳作休憩、能听细雨敲窗,看斜阳西下,感四季荣枯,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源。紫禁城太和殿前开阔的广场,由于尺度威严,用于皇族仪式,只能从中品味到帝王将相的尊贵,没有一点与自然相亲的感觉。江南园林的粉墙灰瓦围合的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特性的空间:堆土叠石、亭廊水榭,曲径通幽,步异景移,令人心旷神怡,充满浪漫的遐想。庭院带给人们不同的观感是因为它一旦与特定的人的活动发生联系,便具有一定“特性”,成了“场所”。场所具有吸收不同内容的能力,它能为人的活动提供一个固定空间。场所不仅仅适合一种特别的用途。其结构也并非固定永恒的,它在一段时期内对特定的群体保持其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具有“场所精神”。“方向感”是指人辨别方向,明确自己同场所关系的能力。这意味着任何含义都可以体验成广泛时空秩序的组成部分,使人产生安全感。如北京故宫的庭院空间通过严整的轴线序列组织起来,融入了儒家礼制的伦理规范:男女有别,上尊下卑,父慈子孝,形成了明确的方位系统。凯文·林奇说:“一个好的环境意象能给他的拥有者在心理上以安全感”。庭院场所正因为给人归属感和安全感而具有恒久的生命力。“认同感”意味着“与特殊环境为友”。人的生活早在他有自主的、独立的思维能力以前就已开始,与环境特质的联系常在儿时自发地形成。孩子们在绿色、棕色或白色的空间长大,在草地、泥土或石块上行走,听到鸟语花香,感受风吹雨打,他们便认识了自然,记住了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于现代都市人而言,与自然环境的友谊已沦为一种片段的关系,他更多地与人为的环境认同。庭院环境不仅有能够形成方向的空间结构,更能让我们由衷地“认同”。场所精神是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通过定向和认同,人和场所精神产生了互动。
按照感受特征将场所分为四种类型:浪漫式的场所具有强烈的“气氛” ——诸如幻想的、神秘的、亲切的、田园的,通常志在表现活泼和动态的情趣,园林即属于这一类;宇宙式场所可被视为一个整合的逻辑系统,它是理性的和抽象的,形态特征为极端的几何形,常常是规则的格网和直交的轴线,如故宫和天坛的布局方式;古典式场所既有逻辑又不失情调,既有几何特征又有自由性格,比如民居建筑;复合式场所则是以上三种类型的结合。一个成功的建筑师必须准确把握一定场所的整体感受,并运用适当的建筑语言使之具体化。
其实广义的场所精神宽泛而深远,就像陈志华在《中国乡土建筑·诸葛村》中的一段描述一样:“水阁楼里开茶馆,别有情趣。夏季上塘铺满了碧绿的荷叶,映衬着鲜艳的花朵,茶客们推窗眺望,清香随风而来。”这就是场所精神—人化的自然,诗意的栖居!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是后现代主义城市设计思潮中影响较大且较广的一个。他所提出的追求个性、找寻场所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下心灵源泉枯竭的人们,仿佛为他们点起了一盏心灯,得到众多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的支持,因而极大的促进了城市设计的发展,涌现了如查尔斯·摩尔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矶崎新的筑波中心广场这样的优秀作品。
所以“场所精神”途径所描述的景观由一系列场所所构成。而每一场所由两部分所构成,即场所的性格和场所的空间。一个场所就是一个有性格的空间。空间是构成场所的现象之三维组织,而性格则是所有现象所构成的氛围或真实空间。两者是互为依赖而又相对独立的。空间是由边界所构成的,大地与天空定义了空间之上下,四顾的边界定义了空间的周际。性格取决于场所的物质和形式构成,要了解性格,我们必须要问:足下之地是怎样的,头顶的天空是怎样的,视野的边界是怎样的?因此,在构成空间的边界上,场所的性格和空间得以重合。因此有了:浪漫的景观—天、地、人互相平衡,尺度适宜,氛围亲切;宇宙的景观—天之大主宰一切,可感受自然之神秘与伟大,使人俯身相依;古典的景观——等级与秩序将个性化的空间联系起来。

3.3.3 景观行为学与场所理论的综合 

景观空间构成与建筑空间构成的异同。空间即 Space,它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出来的。场所即 Place,也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的,但是限定得不如空间那么严密精确,它有时没有顶面,有时没有底面,等等。领域即 Domain,它的空间界定则更为松散,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动物界。如一只老虎,一般活动出没的范围约为 40km2,这一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第二只老虎,这 40km2就是这只老虎的活动领域;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区加上其外围保护区亦可算作一个领域。空间、场所和领域三者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空间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的,场所则是通过心理感受限定的,而领域则是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因而设计的时候就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考虑,如建筑设计的边界界面多以空间为基准,景观规划设计的边界限定则要以场所和领域为基准。有三个基本尺寸将景观空间场所划分成了三种基本的类型,分别与空间、场所、领域一一对应,这就是景观的三大门槛。
20—25m 见方的空间,人们感觉比较亲切,人们的交往是一种朋友、同志式的关系,大家可以比较自由的交流。这是因为一超出这个范围,人们便很难辨出对方的脸部表情和声音。这是创造景观空间感的尺度。
通过欧洲大量中世纪广场尺寸的调查和视觉的测试得出:距离一旦超出110m,肉眼就认不出是谁,只能辨出大略的人形和大致的动作。这个尺寸就是我们所说的广场尺寸。即超过 110m 之后才能产生广阔的感觉。这是形成景观场所感的尺度。
最后一个尺寸是 390m 左右,超过这一尺寸,就是 1.5 的眼睛也看不清东西了,如果要创造一种很深远、宏伟的感觉,就可以运用这一尺寸。这是形成景观领域感的尺度。
另外 0—0.45m 是一种比较亲昵的距离。当然各国与各民族心理、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不同,这一距离亦有差别,所以只能提供一个幅度(在印度,人与人之间的这种距离比中国人短;而美国,则比中国人长)。0.45—1.3m 为个人距离或私交距离,其中 0.45—0.6m 一般出现在思想一致、感情融洽、热情交谈的情况之下,
0.6—1.3m 是一种不自觉的感官感受逐渐减少的距离,这时两个人的手还可以碰到一起,但只有双方伸臂时才能做到。因而这一距离的下限就是社交活动中无所求的适当距离。3—3.75m 为社会距离,指和邻居、朋友、同事之间的一般性谈话的距离。3.75—8m 为公共距离。大于 30m 为隔绝距离。这些尺寸在现代景观的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中都很有用。

4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1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指导性原则 

通过对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历程的探讨、现状的分析和人类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基本把握居住小区内人的活动方式和心理需要,从而提出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4.1.1 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一个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首先要做到与建筑规划的协调,把握居住小区设计的整体风格,景观设计必须呼应这个设计整体风格。根据不同居住小区设计风格来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例如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运用现代化的语言和技术;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在确定居住小区景观的整体风格以后,要进行空间秩序的设计,确定居住小区景观的空间布局,对居住小区景观进行分区,例如儿童游戏场、中心景观区、体闲健身区等等,确定景观中心、视觉走廊、景观轴线、景观小节点的布局,确定空间的开合和性格,确定居住小区道路分级,绿化的连续和分层,景观构筑物的设置和风格。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同时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从整体上使居住区景观的大项比例协调,从而满足活动于其中的人的心理需求。下面以保利国际高尔夫花园一期 C 区景观设计为例(图 4.1):一期 C 区位于一期地块的东部,占地面积约 67000m2,其中 18000m2为生态绿地。该区域与高尔夫球场相接,由西向东层层下降,视野宽广而深远,环境景观极佳。别墅花园区强调对高尔夫球场的借景,以自然与规整相结合的造景理念,营造出舒适、整洁、精致的感观享受。

4.1.2 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景观设计的体现地方特征原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①表象上。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与地区性格相统一。景观设计的主题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要利用自然首先要在景观设计之初对居住小区所在地域的风向、气候、水系、地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确定防风、防沙、防止水上流失的科学设计方法,从而达到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人性化、生态化标准。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汀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居住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小地形地貌特点,一方面运用我国古典园林造法的精髓,利用自
然、依托自然;另一方面用现代的技术手法来诠释自然,改造自然,借景而造景,从而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②内涵上。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居住区的历史文化脉络,这点在改造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尤为重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年前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每一个地区都形成了其特有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遗留,而这种文化遗留深植在地区内每个人的心里,从人性化角度上考虑,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之初要对居住小区所在区域人们对于景观的理解、要求进行深刻的领悟,从而在景观设计中对这种文化底蕴进行诠释,以使居住者在居住小区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回归。重庆保利国际高尔夫花园一期C区景观设计注重利用自然坡地营造环境景观,从而形成“错落有致”的山地居住区特点,见图 4.2

4.1.3使用材料原则  

   景观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设计者在设计时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第一、能够保持人们对于熟悉材料的亲切感;第二、能够方便就地取材,降低了景观施工成本;第三、在一个地区内常见的材料往往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拥有较大的耐久性,能够降低居住区景观的维修成本。除此之外,在居住小区景观                
材料的使用上有儿种趋势:
①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标制成品材料在景观中往往给人生硬、模式化的感觉,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应该避免标制成品的使用,在尺度和规模上做出细致的推敲,从而达到宜人的效果。
②复合材料的使用,复合材料的使用是建筑和景观材料的新趋势,这是由于复合材料能够弥补大然材料的某些缺陷而决定的。
③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 材料;特殊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采用主要体现在景观小品和构筑物中,要掌握这些特殊材料的性格和美观效果,从而在景观中发挥理想的美观及实用作用。
④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每个材料都有其固有存在的特性,在实际运用中要把握材料的特性,如需要耐火、渗水等区域应该运用具有类似特性的材料,从而降低维修和养护成木。
⑤重视色彩的表现,色彩的表现应该根植于材料本身的色彩反映,通过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色彩差来达到统一色彩的要求。
⑥ DIY (DO IT YOUR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这种材料的使用能够激发居住区内居民的参与性和亲切感,使景观真正的溶入人的活动,从而达到人性化景观设计的目的。
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现实中我们发现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4.1.4 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居住小区景观中的点,包括居住小区景观中的小品、精彩构筑物、中心景观,是整个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能够通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和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有致。而在居住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己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
①亲地空间。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考虑,满足人们天然的对土地的亲厚感,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
②亲水空间。居住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运用各种形式的水的景观创造,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
③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白然情调的绿色环境。
④亲子空间。居住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爱、合作、冒险的精神。

4.2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方法

4.2.1 居住小区绿化景观设计

居住小区绿化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居住小区绿化建设首要的任务是必须做好设计。我们认为,提高设计水平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摈弃原有落后的环境,着重注意生态及景观设计,才能使居住区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的新思路。
①以绿为主,突出植物造园
1)定出主调、基调树种,做到杂而不乱植物品种丰富,树形各异,在有限的空间内种植花木,就要考虑取舍问题。本着体现人本主义的思想:首先应定出主调品种,它体现着居住小区绿化的特色,是该居住小区绿化的主要景观。如以竹子为主景,可以体现“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深处也虚心”的高风亮节。其次,要选出合适的基调树种。基调树种是配衬,用以突出主景。它在数量上占比例较大,可贯穿整个居住小区绿化。
2)加入人工痕迹,增添情调中国传统造园追求自然,西方的造园则过多加入人工修剪的痕迹。这两种造园手法各有千秋,当代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需要在人本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将二者适当地结合起来,在自然种植的环境中,添加一定的植物造型或用绿篱拼凑一定的线条,用花草拼成一定的图案,并适时更新,定会使居住小区绿化锦上添花。
3)将乡土树种和草坪融入居住小区绿化建设之中乡土树种较之其它树种易成活、长势旺盛、病虫害少、易于管理,并能充分地体现出人本主义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乡土树种应重点考虑进去。草坪是近儿年兴起,并很快推广的地被植物,它简洁明快,吸尘能力强,绿化效果显著,作为居住小区绿化的底色,不仅使黄土不裸露,而且对其它花木,有着很好的陪衬作用。
图 4.8 为重庆市“骏逸天下”小区主干道和坡地小道两旁的绿化设计:自然植物与人工修剪植物造型相配合,别有一番风味。
②居住小区绿化生态设计
居住小区的绿化规划,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注重生态效益,以提高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因此,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居住区绿地设计是景观设计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1)提高居住小区绿化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在居住小区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而绿地面积己经很少,设计时,应合理分配景观诸要素(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的比例关系,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同样是景墙透空,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同样是休息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2)提高居住小区绿地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  
叶面积系数=叶面积/单位面积。居住小区绿地中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是决定居住小区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囚素,改善植物的空间分布状况,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叶面积总和。能够提高居住小区绿地单位面积的叶面积系数。
3)提高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
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在人工植物群落中,采用多种类的植物,不同深浅的地下根,形成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使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净化土壤和增强肥力,并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如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改造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在群落中适当多种女贞、槐树等蜜源植物,增加天敌数量,从而减少对危害性大的害虫的控制,以求达到利用天敌昆虫、鸟类、动物等防治害虫,以生物治虫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防虫,使环境不受药剂的污染。
③居住小区绿化景观设计
根据生态园林原理,在满足居住小区绿地使用功能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生态园林的景观性应该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和谐。我们对景观的合理设计应渊源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包括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只有这种认识同园林美学的融合,我们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美,并在维护这种整体美的前提下,适当利用造景的其他要素,来展现居住小区绿地景观的丰富内涵。
生态园林的景观要求人们必须十分重视和把握景观的动态性。因此,如何在居住小区绿地中创造丰富的动态景观效果,也是设计者应该追求的目标。
1)园林植物意境创造
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美丽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用园林植物创造意境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
a.利用植物优美的姿态:苍劲古松—坚强不屈;青翠竹兰—气节虚心;傲霜寒梅—不畏强暴。
b.利用植物丰富的色彩:色叶木—秋的联想;白花—宁静、柔和;黄花—朴素;红花—欢快、热烈。
c.利用花卉沁馨的芳香:桂花—甜香;兰花—幽香;含笑—浓香;梅花—暗香;
荷花—清香。
d.利用植物美的芳名:合欢—合家欢乐;桃花、李花—桃李满天下;桂花、杏花—富贵、幸福。
2)植物配置
居住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居住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4.2.2 居住小区道路及铺装景观

①居住小区道路的设计原则
1)分清主次
居住小区的道路设计首先要分清居住区道路的分级,根据我国实际经验,居住区可分为四级布置: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和宅前小路。
2)缩短路程
用最短的路程达到目的地,节约居民出行时在路途上的时间是道路布置的另一重要原则。在道路网布置中有两点须加注意:分析人的活动路线,据以确定道路的走向;减少多余的道路。
3)避免穿行
避免城市交通从居住区内部穿过,影响居住区道路的正常使用。这关系到城市道路网的分布和居住区范围的划定。在城市中心道路网密度高的地区,城市道路所包围的范围内应规划成完整的小区,妥善安排好自己的道路、绿化和公共建筑系统,使其不同城市交通发生矛盾。在城市道路网密度较稀的地区就要特别注意可能引来城市交通和外部车流。
②道路的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是居住区绿化系统中的一部分,也是“点、线、面”绿化系统中的“线”部分,它起到连结、导向、分割、围合等作用。道路起到沟通和连结居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各级绿地的纽带作用。它还起到引导人流,敷设管线,组织排水、疏导空间等作用。
在我国古典造园中有所谓“路从景出,景随路生”,在居住区道路绿化设计中,也是如此,这正说明路与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随着道路沿线的空间收放,道路绿化设计应给人们产生观赏动感。
道路绿化还能为庭院与居住区疏导气流,传送新鲜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条件;道路绿化有利于行人与车辆的遮阳,保护路基,美化环境,增加居住区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道路绿化起到防风、减噪、降尘等绿化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下面就居住区道路的分级来讨论居住区道路绿化。居住区级道路的绿化设计时:在道路交叉口及转弯处种植树木不应影响行驶车辆的视距,必须留出安全视距。称其为视距三角形。在此三角形中不能选用体型高大的树木。只能用不超过 0. 7 米高度的灌木、花卉与草坪等。行道树要考虑行人的遮荫,并且不影响车辆通行。行道树的主干高度取决于道路的性质与车行道的距离以及树种的分枝角度,距车行道近的可定为 3 米以上,距车行道远,分技角度小的则不要低于 2 米。
道路与居住建筑之间利用绿化防尘和阻挡噪声,因此绿化设计要依据声波的传播与风向等因素。当噪声声波顺风时,受气流的影响,气流趋于地面;送风时气流则趋于高空。因此,在没计道路绿化时,如果声源位于居住区的上风方向,种植设计应由低向高——以草皮、灌木、乔木形成多层次复合结构的带状绿地;
如果声源位于居住区的背向送风方向。种植设计应由高向低。据实测表明,在道路与建筑之间,栽植一条 5 至 7 米宽的林带,以嫩绿乔木灌木配置,在垂直距离内可减低 8 -10 dB 的噪声。
在公其汽车站,如无车棚,则应考虑居民候车时遮荫的需要,种植高大浓密树冠的乔木。居住小区级道路行驶车辆虽较居住区级道路少,但绿化设计也要考虑交通的要求。当道路离居住建筑较近时,也要注意防尘减噪。在有地形道路断面可不在同一高度上。
居住组团级道路绿化设计:类似于居住小区级道路绿化设计,但绿化与建筑的关系相对于后者来说比较密切。绿化设计可以更丰富。
宅前小路绿化设计时:道路两侧的种植宜适当后退,便于必要时急救车和搬运车辆等可驶近住宅。有的步行道路与交叉口可适当放宽,与休息活动场地结合,形成小景点。一般在距离 25 米时能看清景物,观赏景物细部,因此,在道路与宅间绿地设计施工应精细,选择适合的植物材料,并使花草树木与建筑协调、互相村托。
③居住小区铺装空间布局
居住小区的铺装是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整个小区景观都是通过铺装而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当代城市居民体闲活动要求的居住区铺装己经从一般性铺地向“铺装景观”发展,使地面铺装以丰富的色彩、变化的造型、各具特色的质地展示给城市居民。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景观的立面效果,还应考虑景观的平面布局。
在设计园林铺装的时候,需要准确的测算出每一块场地的长与宽。还有一些像位置、朝向等影响设计的其他的因子,当然,这些为总体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最终的设计结果令你满意,而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设计引入的开放空间,不仅使它独具个性,而且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
开放空间的大小由空间的使用功能决定,但现有的形状也是需要考虑:例如长方形处理起来要比正方形容易,因为它要比正方形更易划分,圆形是比较完美的图形,但其周围布局受到一定的影响。开放空间可以运用于各种不同的功能区,而空间的使用功能又常常影响到空间的形式,例如园路作为一种线性的交通空间,
根据需要或曲或直,草坪常常是担当分割空间的作用,其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它像一块绿色的海洋,将种植池、建筑、露台等大块的陆地分割成一个个“小岛”。天井或者休息空间则通常采用对称式布局,或面前开阔的草坪,或比邻曲折的小路。
居住小区铺装的形式不仅取决于它的使用功能,还依赖于铺装的自然属性。一个规则式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规则的几何构图和对称的平面布局上,以整齐的铺装为主要特色。它也许配备一些景观小品,外围设置整齐的围栏或围合的树篱,这些特征令整个设计显得均衡、优雅。在设计一座规则式景观同时,铺装材料除了应与建筑设计相协调之外,还应注重功能需求。许多粗糙的天然材料会谈化设计的规则性,与此相反,严整的铺装,剪形的植物,规则的种植池,尤其当它们排列成简单的直线时,将修剪过草坪边缘切割成规规整整的形状,规则的特征就更显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崭新的铺装材料,在表面上附着一层苔鲜,也会显得陈旧。不规则的铺装更接近自然的风光。僵硬的直边、尖锐的棱角、规则的几何图形代之以柔和流畅的曲线,天然的铺装材料如砾石、石材等在这里有了用武之地,铺装与自然式的种植和不对称式的景观小品相结合,在这样的一个景观空间中,设计师有更多的机会引入更多的造景材料:比如说在自然式景观之内或景观的外围,设计师可以看似随意的种植一些植物花卉,但是这种随意并不等于没有章法,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当然,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多数景观园是规则式与自然式两者兼而有之。通常来说,景观的中心区采用规则式,而临近建筑的景园则可以构筑一个自然式的较私密空间,让人们得到充分的放松。
④居住小区铺装材料的选择
居住区建筑密集,吸收大量热量、地面铺装不透过雨水,使降雨不能透入地下而全部排入下水系统,从而减少城市内的蒸发量,太阳辐射热量被积累在居住环境内,导至空气的相对湿度下降,空气污染。目前北京已研制出透气性材料,可作铺装,对植物生长较有利。
常用的铺装材料是预制混凝土砌块,国外有各种形状、色彩的砌块,国内己引进生产设备。除此,用砖、卵石嵌在混凝土表面层作为铺装,有的利用建筑的废弃材料组成图案。
居住小区的铺装作为联系居住小区建筑物、景观构筑物等的纽带,其外观和材质首先要与居住小区建筑物的外观造型和材料质地相匹配协调,作为居住小区景观一部分的铺装与建筑物和景观构筑物的关系有两种,第一是作为陪衬,突出建筑和景观构筑物的造型;第二是增加铺装景观的视觉冲击力,弱化建筑和景观构筑物造型,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因此,铺装与建筑物、景观构筑物的匹配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选择好铺装材料。例如对于一个具有现代建筑和现代景观的居住小区来说,现代的木质栈板铺装、玻璃板、玻璃球铺装非常具有时代特征;对于一个优雅的别墅小区来说,人字形的小砖铺装能够更加增添别墅的静谧气氛。
铺装材料与居住小区的整体色彩、材质的和谐也很重要,因为它在居住小区的面积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它对居住小区整体气氛营造的影响也非同寻常。各种天然石材、不同做法的混凝土适合运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居住小区中,在铺装设计选择材料时,要针对小区类型进行比较和试验,选出最合适的那一款。
图 4.13 为重庆市某小区道路与绿化相结合,形成优美的图画。图 4.14 为重庆保利园别具一格的小道设置效果图,该小道设置于一片野草之上,陡增情趣。
 

4.2.3 居住小区建筑小品景观 

 
  • 筑小品的设置原则
居住小区内建筑小品设置的目的是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是构成居住小区景一部分。建筑小品的设置要根据居住区的形式、风格、居住环境的特色,居民的文化层次爱好,空间的特性、色彩、尺度以及当地的民俗习惯等,选用适合的材料、小品的形式与内容,与居住小区环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从而成为有机的整体。
居住小区小品设计应从使用功能出发,在整体环境的统一要求下,与建筑群体和绿化种植密切配合。切忌不必要的堆砌,过分豪华的装饰和过多的东西堵塞有限的空间。现在有的居住小区绿化空间里充斥着比例失调的雕塑,缺乏美感;
有的小区中心绿地中建了不少亭台楼阁,挤了绿地,既不经济又不美观。居住小区建筑小品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给人用的,当我们设计和安装小品时应该处处为居民着想,如何方便他们使用。为此,小品要突出实用价值,又必须具有艺术性。要密切结合各年龄组居民活动的特点和需求:供儿童活动用的小品要有趣味性;青少年用的小品要轻快、明朗;老年人用的小品要朴素大方、平易近人。
②居住小区空间分割小品
1)居住小区入口、门与围墙居住小区、组团、公共绿地及住宅庭院等的入口和门,起到分割不同地段、空间的作用,与围墙相结合,围合空间,标志不同功能空间的限界,避免过往行人、车辆穿行,使居民身居安静、安全的环境之中。居住小区和组团、小游园等入口形式多种多样,变化多端,可以设计成门垛式,在入口的两侧对称或不对称砌筑门垛,还有顶盖式、标志式、花架式、花架与景墙结合等等形式。有的入口将人行与车行相隔离,可以在人行入口处采用门洞式,标志着车辆不能入内。居住小区的入口和门是居住区的标志性建筑小品,设计要与居住区的整体风格相适应。
入口、大门与围墙用于组团、庭院空间的围合与分割,既有划分空间的作用,又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围墙的造型可以有多种变化,根据围墙的高矮可以划分为高围墙和矮围墙;根据围墙的通透性可以分为实围墙、虚围墙和虚实相间围墙。一般来说,围墙的材料基本上采用砖石、混凝土和金属。围墙种类的选择可以根据居住小区与外界交流的要求来设计:与外界车水马龙地区相比邻的居住小区可以采用高围墙和实围墙或者虚实相间围墙,能够形成居住小区的半封闭空间,与外界相隔离,从而形成自己的宁静空间。而在优美自然环境中的居住小区可以采用矮围墙和虚围墙,能够把外界的优美环境引入到居住小区中,形成一个内外呼应的优美环境。
2)栏杆与路障
居住小区内栏杆根据用途的不同对高度有不同的要求,作为防护性栏杆(例如地下车库两侧栏杆)的高度应为 0.85—0.95 米;在花坛、草地旁的栏杆高度为0.25—0.3 米;在居住小区常采用的与座凳相结合使用的矮栏杆,高度为 0.4—0.45米。栏杆的制作材料有石、砖、不锈钢、铸铁等。铸铁栏杆样式别致而轻巧;石质栏杆坚实而稳重、可以雕刻成不同的花纹;钢筋混凝土制栏杆坚久耐用,可以预制成各种各样装饰性花纹,装配比较方便;另外还可用塑竹、仿竹栏杆、显得自然而轻巧。这些都要根据不同的居住小区景观性格来确定栏杆的形式。

4.2.4 居住小区水景设计

①居住小区中的水景形式与要求
1)人与水景
水在今天的城市发展建设当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属于一种感性的东西,是人们都想去触摸的媒体。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水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东西,而对于水设计的挑战就是要不断发现新的形式来对水有一个新的阐释,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深入了解水,水作为一种流体,能在人工设计下产生各种各样的形态、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我国古代就把水与人们的心理审美意识结合起来,孔子有“知者乐水、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的话,把水比喻成“智者”。我国古代的的风水术,对水也特别重视,“有山无水休寻地”,把水看作寻找吉地的重要标准,还特别讲究水形、水势,水要蜿蜒曲折,有些村庄在村子前面设置半圆形的水池,佛寺前面有放声池等等。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我国当代在房地产开发商中也掀起了一阵“水景”热:以居住环境中具各水景作为亮点进行包装,促进销售业绩。这主要是把握了人们乐于亲近水的天性。在居住小区内设置水景,不只是能供人们观赏的需要,满足人们的视觉美的享受,而且给人心理上、生理上安静、舒适的感觉。水景可调节局部小气候的温度和湿度,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人具有亲水性,人一般都喜爱水,和水保持着较近的距离。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应缩短人和水面的距离,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人观赏水体时一般采用仰视、平视、俯视和立于水中。仰视主要应用于人们观赏空中落水的时候,如瀑布等水形式;平视令人觉得与水景特别的接近,例如水池、喷泉等水形式;俯视是指登高望水面,水面一边比较辽阔,可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根据人与水景接触的这儿种不同的状态,水景设计分为不同的形式。
2)水景设计的形式
在居住小区中水景根据闹静,一般分为动水和静水。西方园林比较注重于水的动,园林中多采用喷泉、流水、瀑布等;而中国古典园林比较注重于景,采用大面积的水面,以静制动。在现代的居住小区水景中,一般把两者结合起来,共同构筑空间,居住小区中水景主要有四种理水形式:水池、流水、喷泉和瀑布。
3)水景设计的要求
水景设计的要点包括水形和水质,居住小区中景观设计作水很容易,但是要让水成“景”就要经过精巧的布置,而保持水景相对来说就更加困难。“死水一潭”,会让住户掩鼻而过,会让物业叫苦连天。因此,在设计居住小区水景造型的同时,更要对水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考虑,真正做到“绿色”、“生态”,才可持续发展。
②利用自然水景设计原则
拥有自然水景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水体和水边地带的保护与利用在景观规划中变得至关重要。所以我们的景观设计在保护水体完整性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应充分发挥临水陆地的最大功效,以能使更多人更多场所能够享受到拥有水的乐趣,这在做到这一点下必须坚持几个原则:
1)所有相关的用途必须与水资源和景观相融洽,例如建筑、景观空间的布局要与自然水流的走向相协调,以人为的方式来改造河岸景观,营造出令人心情愉悦、宁静舒适的空间。
2)引水用途的强度不得超过土地和水域的承载能力或生物耐受力,保护水系的自然生态环境。
3)在自然水流之外设计适当的人工水流,调整自然水流的形态,形成统一的风格,同时应保证自然和人工系统的连续性,这样我们景观规划的风景质量和生态功能都得以维持。

4.2.5 居住小区灯光环境设计

①居住小区夜景照明的要求
夜景灯光的设计对于居住小区景观的诊释非常之重要,设计师要力图避免生硬的阴影和视觉的单调,来实现最佳的灯光照明,在保证人们在灯光下能够正常活动的同时,要使他们对灯光的感觉赏心悦目。夜景灯光的设计目的是使居民们感觉灯光是有益的,舒服而且适度。使他们能够看清需要看清的东西,同时避免产生眩光。
灯光照明还必须使空间显得生动合理,单调乏味的视觉效果会引起居民的不快。恰当的灯光照明使空间显得更有特点、更生动有趣、更有立体感。居住小区的夜景照明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要在满足标准要求的照度的同时,利用灯光来使居住小区的夜景景观效果显得更加优美。
2)要针对居住小区中不同使用性质的场地来设计不同性质的灯光,使灯光设计能够对场地性能做以补充,完善场地性格。
3)防止眩光的眩目作用,主要避免光源的直接眩光、反射眩光以及光幕反射等,避免产生光斑和色斑。
4)要有要求的光源光色及显色性,
5)要尽量节约电能,保证用电安全,并且要易于维修管理。通过对于居住小区夜景照明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居住小区的灯光设计只要表现在功能性照明和景观性照明两个方面。
 同一居住小区的各条道路、功能、人行流量并不都是一样,对照明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设置照明时必须通盘考虑,好好规划。1983 年日本学者提出了居住小区照明规划的新概念。它包括:居住区的任何部分均不应存在任何危险的暗区;行人使用的主要道路的“行走空间轴”必须清楚。基于上述概念的照明规划的方法是:将行人从有许多行人和汽车交汇的汽车站,分散到通往它们住家的进出口道路中间要经过的道路划分成引导性道路、行人分散道路(包括将本小区和邻小区连接起来的道路及小区内的环路)及进出口道路三个级别并且逐渐降低照明水平。这种规划方法的优点是:
1)可确保在整个居住区所有狭小道路上均能获得防止犯罪活动所需要的最低照明水平,又能节省能源和经费。
2)明亮路轴的形成,确保道路功能的系统应用,如弄清楚坏人逃跑路线和方向,还可通过照明水平的差异来引导行人。
②居住小区道路照明
1)居住小区车行道照明
居住小区车行道一般主要采用常规照明方式。常规照明是指我们平常用得最多的照明方式。这种照明方式的特点是顶端安装 1~2 个普通路灯灯具的灯杆按一定间距有规律地连续设置在需要照明场地的一侧、两侧或中间分车带上;灯具的光束轴线指向或接近指向道路的轴线;居住小区中常规照明的灯杆高度通常不超过 12 米,因而易于维修管理。
适宜于居住小区的常规照明的灯具布置有 4 种形式:单侧布置、交错布置、对称布置、横向悬索式布置等等。
2)居住小区人行道照明
居住小区人行道设置照明的目的主要是为行人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照明条件。这和专供机动车通行的道路主要考虑机动交通的安全是不同的。居住小区人行道照明应能确保行人安全步行、识别彼此面部、能正确确定方位和防止犯罪活动。有一定数量的照明,一方面对坏人能起到威慑作用;另一方面即使有坏人活动如拦路抢劫等,行人也能够及时发现并寻找对策。和居住小区交通道路采用功能性灯具来突出其功能要求不同的居住小区人行道路,可更多考虑小区美观的要求,采用突出造型的装饰性庭院灯一具—如全漫射型球形玻璃罩。因此居住小区人行道应选用兼顾功能和装饰两重性能的常规路灯灯具。通常居住小区人行道灯具有 4种安装方式,即柱顶(杆顶)安装、建筑物立立面安装、悬挂、地平面安装。
③居住小区景观性照明
现代夜景照明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照明功能而步入了环境艺术领域。我们在进行灯光设计的时候,要突出照明的“造景”功能,使居住小区的完美景观在夜间通过灯光设计达到另一个境况。漫射的太阳光往往使景观设计显得呆板,纯粹的自然光赋予每件事物同样的意义,垃圾桶、肥料堆等无论是多么没趣的景观都在阳光下一览无余。但是当夜晚来临的时候,设计者们可以通过控制灯光,有可能创造出全新感觉的室外环境一一戏剧性的、诗意的甚至是神秘的。在夜晚可以设突出形状美丽的树木、雕塑和水景,在居住小区实际上,通过设计的景观夜景往往比日光下的景观更引人入胜。在居住小区夜景景观性照明中,首先要强调小区各个部分的特点,即每个区域中最有特色的景观,运用恰当的灯光手法,展开其最具个性魅力的方面;其次,要使小区的整体灯光景观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感,使整个小区的夜景达到一个有始有终、有韵律起伏、有过渡变化、有高潮场景的整体序列灯光景观,用戏剧化的手法,使居民们在夜晚散步的时候,得到身心的满足。
 

5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实践与思考

——御江南生活社区环境景观设计
特色是景观环境的灵魂,没有特色的景观环境设计是失败的设计。景观的特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和特定的地区的反映。景观的特色主要反映在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以及当地人民的习俗和生活情趣之中。景观环境特色一般仅分布于某一地区范围内,而不在其它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形态、形象和形式。其形成主要受环境区域分异特点的影响。在文化交流、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趋同”的趋势下,尊重和保持景观特色,避免出现“特色危机”,成为当代设计师们的艰巨任务。

5.1 住宅区景观特色的影响因素

5.1.1 地形地貌因素

地理位置与山体、河流、湖泊等地形地貌是住宅区特色最基本的构成因素。如热带与寒带的住区景观会有很大差别,而内陆与沿海住区风貌也必然不同。又如江南地区,河网纵横、河道婉蜒曲折,由此,人们傍水而居、商埠依水而建、街道也随河道延伸,桥成了必不可少的连接通道,形成了极富个性的“近水”与“亲水”的水乡住居沿河布置的带状特色。而处于山区的居民则多利用群山间的平坦地块,相对集中的组团式用地。

5.1.2 气候与生态资源因素

居民们长期形成的居住特色与当地的气候、动植物资源等环境状况直接相关。如在北方由于气候寒冷干燥,居民的房屋则较为封闭,外型低矮而敦实厚重。天气多晴朗开阔,色彩也比较鲜艳。而南方的住宅则因为天气多为阴雨潮湿,房屋则较为开敞通透,外型轻巧玲珑,灰白为主的清淡色彩也正与细雨朦胧融合。居住的特色也常是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的最好写照,如民居用材亦石、亦木、亦竹等等。

5.1.3 科技革新因素

不断发展进步的科学技术革新也会渗入住宅区景观特色形成中,使住区景观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一方面,交通方式的进步发展、人口的迁徙、人们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改变使住区的规划结构、公共设施等发生改变;另一方面,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发明的不断应用,如现在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工作与交流方式,对住宅区景观产生着影响。“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应用、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电子咨询等不仅提高了住宅质量,也给住区注入了新气象。比如,现在许多小区采用高科技智能化管理技术,保证居住的安全、便捷、方便。
然而,科技因素在景观特色的形成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和动力,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技术也决定了人们认识和利用土地及其过程的效率,决定了建筑认同于土地及其过程的方式。所以,从积极的方面来讲,景观本身是特定技术的体现。技术使建筑和景观具有特色。而另一方面,新的技术有可能使人们摆脱对特定自然过程的依赖和利用。我们往往自恃有现代技术,而不屑于对土地及其过程进行细心阅读,用空调替代对空气的利用,用强壮的地基和墙体来阻抗风与水流的过程,用电灯来取代自然光的利用、用外来的水泥和瓷砖替代当地的土、石和生物材料。从而使景观失去了在天地中的定位,也失去了对土地的认同,因而火去了设计的地域特色。所以,要使技术对特色有积极的贡献,我们必须遵循生态性原则,在尊重土地与自然的基础上,充分、有效、高效地利用和转换自然过程和能源,从而使人类为满足生活需要而对环境带来的冲击减少。此时,技术强化了设计的生态性,由此而形成的特色才是有意义的,它会同时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

5.1.4 经济与功能因素

人们在经济上的差异导致居住上的贫富分化、隔离的现象越来越显著。经济情况不同的住区居民在思维方式、日常生活需求、交往娱乐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与之相应形成的小区居住环境、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邻里氛围等方面就明显不同。住宅区的目标定位与经济实力也直接影响到住宅区的特色与个性。住宅区最快速、最直接的印象取决了它与众不同的外观物质形态,而这主要是与社区除居住功能外所具有的其它功能分不开的。不同的功能性质决定了住宅区不同的布局结构与景观特色。例如滨海居住区的功能除了居住地之外还是旅游休闲地,因此它的个性正是反映围绕这一功能重点,住宅区突出优美的河岸风光与宁静休闲的氛围。而在传统的历史街区,由于要保护区内散步的珍贵的历史古迹,因此区内的道路、住宅的布局与采用的风格色彩等就要与原有历史遗存协调,体现历史保护的功能要求。

5.1.5 历史文化因素

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说,历史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经济实体。如被很好的保护与利用,必将产生极好的经济效益,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它们的经济价值将不断增长。一个地区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所产生的价值潜力是巨大的。纵观世界及国内那些最具个性、最吸引人的城市与地区无不把充分发挥它们自身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底蕴特色放在首位。一个良好的住宅区只具备优越的自然环境也是不够的,会因文化与历史内涵的缺乏而感到冷漠、缺乏生气。居住区是最宝贵也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最直接的反映。那些有着浓厚历史文化传统与独特人文氛围的小区会让人们感到亲切、有趣、印象深刻。这就是所谓“场所精神”的体现,场所精神不是无源之水,它是从人的现实生活、历史文化传统中所获得的文脉意义中产生的。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即显现出场所精神的场所,才会具备独特的个性与特色。例如上海里弄的更新与保护就很好地将住宅区的新建与过去里弄的历史文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独特人文氛围的景观环境。

5.1.6 居民的习俗与感知因素

住宅区的特色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对住宅区环境的识别,满足其审美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住宅区中场所精神的形成,增强人们对住宅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住宅区居民的长期形成的生活习俗、行为方式与民族风情也是其独特风格的组成要素。同时,住宅区特色对于处于不同角度的感知人群来说也有着不同的感知重点。对于一个暂时居住或游客来说,由于他的活动较多地局限在公共场所,所以住区表面的、视觉的感受对他们可能更主要些。而对于久住的居民来说,小区的方便、舒适,人们和谐的氛围以及小区生活的组织与管理等深层特点更使他们关注。通常,人们对有鲜明特色的住宅区会产生强烈的场所感;亲切、和谐的人文氛围可以激起人们浓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社区充满凝聚力。所以,我们提倡的人性化空间的创造、家园氛围的营造以及邻里文化的增进和融合等也是在创造住宅区景观特色方面的方法与途径。

5.2 打造居住小区园林景观特色与个性的思路

5.2.1 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特色的分析——特色的源泉

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住宅区个性魅力的源泉,是我们创造住宅区特色最宝贵的来源依据。正如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书中指出的,“自然条件是相互作用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各种自然规律的反映,而这些自然条件为人类提供了使用的机遇与限制。”起伏的地形、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气候条件是住区规划与发展的依托。在住宅区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自然,以原有的自然生态为出发点,不能只关注住宅区内部甚至与之相悖。良好的住宅区开发应是对原有自然条件的促进而不是毁减。要真正做到这点,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前期的调查工作应是全面而深入的。包括考察、发掘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及植被等自然环境方面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区网络等人文方面。在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就应当考虑到并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历史文化条件,将它们融入到小区的景观个性构成中去。正如西蒙兹所说,“学会阅读景观,在每一种形式和特性中觉察大自然创造过程的独特表现;根据土地的自然属性决定其利用形式,通过规划、利用和管理,让每一处景观发挥它的特性和魅力。

 5.2.2 空间结构、建筑形象、地貌路径等设计——特色的构建

住宅区的空间结构布局是住宅区的总体骨架,在居住、商业、服务等功能布局等方面既要符合住区需要,又要力求创建特色。同时,它在风格与结构布局上应是城市文脉与肌理结构的延续、体现整体性。另外,住宅区中最易识别、最有活力也最具特色的部分主要集中于区内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中,区内主要的公共建筑集中反映了住宅区的个性。它的建筑的形式与风格构成人们对住宅区印象的焦点。因此,要精心设计,充分发挥主要公建在住宅区个性的展示与标志方面的作用。地貌路径是住宅区园林景观特色最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规划布局的基础。住宅区地貌路径的形态、用途、设施等设计反映了住宅区的特色与规划者的设计理念。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从交通或形态角度来确定路网体系,而应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服务重点、交通功能等相关因素综合,建成各具特色的路网系统。

 5.2.3 景观细部处理与绿化设计——特色的强化

住宅区中的水景处理、硬地铺装、装饰小品等所有细节都向人们传递与强化着住区风格特色的信息,是住区个性的呼应与补充。这一点在我国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往往容易被忽略。许多住宅区内的建筑细部与小品设施等设计随意甚至直接从别处生搬硬抄,这样导致风格与形式和住宅区的整体风格不协调以致混淆了住宅区园林景观的特色与个性。同时,应当避免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标准完全统一、单调无变化的趋势。尽管完全统一标准、规格可以给设计和施工过程带来方便和效率,但这也给小区的特色营造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各个住宅区有各自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等不同的特点,设计时应该充分结合这些特点,做到因地制宜。
  植物是体现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土质、水质上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它是地方环境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不同的地方植物常常还是该地区民族传统和文化的体现,大量地引种外来植物易对地方文化特色造成巨大冲击。因此住宅区的植物景观设计也要体现当地的气候环境与植被特色。在植物种类选择上,采用当地特有的乔木、灌木、花草等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经济成本,而且对强化住宅区景观特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有些小区不根据当地的自身气候环境条件,盲目进行种植,造成一些树种“从南种到北”,住宅区植物景观趋于雷同,毫无特色。
 

5.3 工程实例——御江南生活社区景观设计

5.3.1设计背景

御江南生活社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地块内。占地4148亩,项目地块北面临江,西面毗邻三水大道,南侧和东侧由用地红线定议。规划将依山傍水,形成一个高档生态住宅区,并提供相应的娱乐和商业配套设施。本次规划申报范围为规划中的江南新区二期工程茶香园、杜鹃园住宅)。总用地面积为46691.7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97914.37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大于90平米的住宅面积为53059.77平米共302户,套型建筑面积小于90平米的住宅面积为92570.62平米共1364户。本地块规划为高层住宅,整个开发场地为有一定地势起伏的丘陵地形,北面是御江南中心湖—明湖,所处周边地理环境优美。地块从东西两面自然山体向中间逐渐低至北向中心湖体,地块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内部高差较大,最大高差约30米。原地块内规划有一配套的小学。现将配套小学规划到宗地23中(小学规模按满足地块规划要点设置),位置详见附图中斜线填充部分。

5.3.2  景观设计构思

  • 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台地景观
在总体规划上力求顺应原地貌错落有致,最大可能的保留原来的地形特征,体现原生态的环境,让建筑融入自然。达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与自然相结合的现代生活社区。
  • 朝向与景观价值最大化
本项目在规划上强调住宅朝向与景观价值,分析及结合地形及景观面,规划上采用南北向布局为主在布局上将建筑错位布置,将北面的景观面最大限度的向小区内部引入,结合休闲生活的主题,将景观设计与建筑规划和周边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动,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交错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争取最好的景观视野使住宅的朝向与景观价值最大化。
  • 鲜明的社区风格
鲜明的简约装饰主义风格是本次的规划设计主题,整个社区的设计从建筑单体、规划绿化、环境小品等每一个细节上体现这一主题。住户作为高档社区一员,享受世界的精彩。

5.3.3规划布局 

小区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共10栋高层点式住宅,从南到北依次错位布置。
从入口开始的景观大道,形成了联接社区内外的主要交通干道。通过造景营造连绵不断,立体流动的景观体系,达到空间延伸的效果,并运用丰富的水景,动静结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主体并与环境交融渗透,相互映衬,打造江岸优质的社区生活。

5.3.4交通环境景观设计

采用人车分流系统,将车行流线同人行流线分离。小区内的汽车通过小区内西侧设置的一条道路直接开入地下室停车不经过小区内部生活区。同时这条道路也是消防通道的入口,小区内部均以步行路线结合景观布置,人行主要通过北面靠近明湖的一个室外大台阶下到明湖附近的景观带。停车位以地下停车为主,商业部分设置地面停车位。整个项目小区内按规划设计要点统筹考虑停车位。
道路布置,改变以往“横平竖直”的规划模式,大胆采用以曲代直的规划方法,创造出“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曲径通幽”的自然环境来。这样既可减缓小区的机动车速,又能创造出丰富多变的空间环境。建筑的布置完全摒弃了行列式规划方式,而是采用单元相错旋转的布置,同时房屋的朝向仍保证了住户良好的日照条件。由于住宅独特的规划布置——使不同风格的建筑群体单独布置,获得与众不同的效果,住宅间的小道也曲线连接,塑造成田园风景式的居住环境。居住其间使人如置身于大自然而心情舒畅。自从人车分流的方式被广泛运用以来,这一方式证明是有效的,避免了大量私家车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保证了居住区的安静。但是车道上排斥了行人,成为单纯的交通空间,街道上就缺乏生活气息,失去了活力。模糊性空间设计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见图 5.13。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铺装和小品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一、处理以降低车速,达到人车共存。以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伸入小区或住宅组群内,结合网格式、多样化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路系统,在空间形态特征上,枝状或环状尽端式道路设计结合住宅楼的入口、停车位、廊道和尽端回车场做拓扑变形,扩展出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同时结合绿化、铺底划分空间并提供人的尺度等,作为满足多种功能的居住性公共场所,堵如作为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及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道路空间在这里变成了多义、含混的空间,道路上增加了人的活动,而显得更富有活力,如图 5.14 。

5.3.5绿地环境景观设计

规划以一大一小两个中央广场绿化为中心,与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平台垂直绿化相联系,形成点、线、面的网状绿化体系。
沿水体及岸线形成整个小区的绿色生态走廊,规划中注重环境空间的收放处理,将生态走廊渗透进小区内部。
精心处理小区各级绿地,使之园林化、艺术化,充分利用喷泉、小品、水体、柱廊、雕塑、花架等造园手法来组景,注重树种、花卉的选择与环境创意的结合。
②景观系统
标志性和独特性是小区规划目标之一,良好的整体形象和景观对小区至关重要。规划通过建筑、绿化、道路、水体,岸线及小品的综合处理,构筑一个有特色的景观环境:
◆采用低层、多层、高层结合布局,小区整体空间形态明确。
◆重点处理中心广场区建筑的造、中心广场的喷泉、雕塑、柱廊等标志性建
筑中心。
◆色彩、光影变化,特别是社区会所及构筑物,使之成为小区的景观形象。
◆依山就势的建筑布局和部分建筑的坡屋顶设计使整个小区呈现典型的山地
景观特色。
◆水池或者水面在环境中起到点景的作用,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活化空间。
同时结合设在广场中心、道路尽端的面式水池,形成变化丰富的水景组合形式。
1.7  竖向设计
园区内主要控制标高设计,遵循与自然地形合理结合的方式,避免大挖大填,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小区主次干道都以不超过1%坡度道路为主,入口消防车道道路标高走向基本顺应原始地形标高。建筑平面布置结合原始地形坡度,形成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户型模式。

联系我们

学位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期刊论文: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2860401462 点击发送消息给对方1157918155
电话:张老师:13189798483

博途论文网www.botulw.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16 石家庄论文发表 工信部备案 【 冀ICP备1303225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石家庄网站建设:东英网络

石家庄论文发表